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今日热点

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南昌召開

2021-01-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為推動江西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創新研究,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1月8日,由江西省科學院和江西省生態學會共同主辦的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南昌召開。
 
 
 
    江西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宋德雄表示,做好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江西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過程中義不容辭的責任。
 
    研討會上,江西省水利廳、科技廳、農業廳的主管領導先後介紹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工作。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研究員、王克雄研究員,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車靜研究員,江西省科學院研究員、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戴年華作了“長江豚類和鄱陽湖江豚保護的教訓、進展及展望”、“鄱陽湖江豚智慧保護體系框架”、“中國大鯢保護研究進展”、“鄱陽湖流域瀕危濕地動物保護”學術報告。專家們就長江豚類資源和中國大鯢資源及鄱陽湖江豚的種群現狀、特點、面臨的問題及保護措施、鄱陽湖水草魚鳥人與湖的生態關係及生態保護需要關注的問題等,進行了重點介紹和研討。
 
 
 
    據介紹,瀕危動物作為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脆弱一環,其中長江江豚主要分佈于長江中下游幹流以及通江的鄱陽湖和洞庭湖中,目前種群數量僅有1000頭左右(其中鄱陽湖佔據一半),已處於極度瀕危狀況,即將晉升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江豚處於水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其種群狀況是反映長江水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多樣性現狀最客觀和最有顯示度的指標,保護江豚就是保護長江生態系統,鄱陽湖江豚的保護效果將成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這一“為全域計、為子孫謀”重要戰略決策實施成效的集中體現。
 
    而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被列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同樣屬於極度瀕危物種,目前野外考察已很難發現大鯢蹤跡。大鯢遺傳資源的調查與發現對大鯢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會議期間,宋德雄為王丁、王克雄、車靜三位研究員頒發了江西省科學院“珍稀動物生態與環境毒理創新團隊”首席顧問聘書。據了解,“珍稀動物生態與環境毒理創新團隊”是由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所動物與生態學研究室和江西省科學院流域所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研究室跨所組建的一支創新團隊。(記者 黃穎)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