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北京全面探索多民族交融共居新模式

2015-06-15
来源:北京日報

  今年5月6日,和平里街道交通社區的各族居民紛紛亮出手藝,為鄰里奉上民族美食,共度民族團結日。

  家住和平里街道交通社區的藏族阿姨拉姆最近成了“紅人”。一個月前,社區舉辦民族美食日活動,她用DV記錄下了自己制作家鄉美食“人參果飯”的全過程,引來鄰里街坊紛紛上門求教秘笈。

  交通社區臨近民族出版社、民族團結雜志社和民族畫報社,“三社”中來自不同民族的老編輯、老翻譯多居住于此,這一社區也就成了為數不多的城中心少數民族聚居區。

  每到5月6日“民族團結日”,社區都要把這些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召集起來,讓他們一展才藝,今年的主題就是做美食。在一上午的時間里,納西族的“涼面”、蒙古族的“手抓羊肉”、哈薩克族的“那吾熱孜粥”、維吾爾族的“烤馕”、朝鮮族的“打糕”等一道道佳肴依次端出,奉上了一席民族特色的饕餮盛宴。不同民族的老伙計們也在品嘗美食的過程中,學習交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

  多民族群眾居住在同一個社區里,宗教信仰不一、風俗習慣不同,如何更好地交融?社區書記邵偉民道出了其中的要義:要創造條件讓大家感受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不是片面用“你是什么民族,我是什么民族”的刻板印象把大家區分對待。

  為了強化這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區建立起交融互學制度,定期請社區中的少數民族居民給全體居民講課,介紹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禮儀,以及民族交往中有哪些“注意事項”,比如退休的哈薩克族編輯哈力別克就告訴大家,“哈薩克人過著游牧生活,每年農歷春分這一天要歡慶那吾熱孜節,就像漢族春節一樣,大家高高興興在一起。”而每當民族節日到來時,社區不僅要為這一民族舉行慶祝活動,還會特邀其他民族居民前來參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在交通社區,一位居民往往體驗過漢族“春節”、藏族“藏歷年”、穆斯林“古爾邦和開齋節”、朝鮮族“老人節”、蒙古族“那達慕”等多個民族節日,堪稱難得的人生經歷。

  在已開辦了10年內地新疆高中班的順義楊鎮一中,讓各民族學生交朋友是一門與高考科目同等重要的“必修課”。新疆學生完成預科學習準備升入高中時,他們的漢語、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如果混班學習,老師授課進度要打折扣,如果獨立成班,新疆學生就失去了與內地學生交朋友的機會。為此,校長孫孟遠帶著骨干教師們各自領任務,與新疆學生結對子,利用休息時間幫他們“開小灶”,最終把混班教學堅持了下來,讓各民族學生更好地交融在一起。

  “交朋友是一種緣分,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緣分出現的機會。”孫孟遠說,學校在混班的同時,鼓勵孩子們組成各個社團和互幫小組,內地學生幫新疆學生補漢語,新疆學生教內地學生歌舞文藝。

  在這樣的互動和交流中,大家自然而然成為了好朋友,許多內地學生還邀請新疆學生到家中做客,起初,學校怕新疆學生做客時吃不習慣,特地為他們準備了馕。當他們做客回來時,不僅馕沒吃,還送給了漢族媽媽做禮物,“因為在好朋友家做客,被照顧得很周到,完全沒有不習慣。”

  交朋友的過程不僅增進了友誼,更幫助新疆學生較快地融入到內地的學習環境中,成績也迅速提高。楊鎮一中開辦“內高班”以來,就有4名新疆學生考取了北大和清華。

  據了解,本市正在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首都民族工作的意見》,其核心內容就是要探索多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新模式和新途徑,特別提出要在城市發展規劃和城鄉社區建設中,推動形成各民族居民相互嵌入型社區。同時要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高校、中小學、幼兒園堅持實行各民族學生同校共班,促進內地民族班學生融入學校、融入集體、融入北京。

  在《意見》正式落地之前,首都民族工作的重點街道鄉鎮、學校企業、窗口單位紛紛開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實踐,為新形勢下首都民族工作改革發展提供了鮮活的經驗。

[责任编辑:李曉尚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