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廣西田林讓「脫貧奔康」夢想照進現實

2016-03-08
来源:香港商报网讯

  夢想是前行的動力。在過去的一年里,面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困難形勢,廣西百色市田林縣主動應對,迎難而上,擔當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逆勢上揚,快中提質。田林人民用實際行動追尋著脫貧奔康夢,以期為中國夢貢獻力量。田林縣委書記韋正業表示,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田林將主動適應新常態,融入新常態,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扣脫貧奔康主線,堅持走「靠山致富,靠水搞活,靠邊拓展,靠天發展,靠人改變」的追趕跨越發展之路,力爭用5到10年時間,把田林建成百色市排名靠前的經濟大縣,開創田林更加美好的明天。香港商報記者馨瑤闕琳晶特約記者黃瑞芳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

  田林縣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總面積5577平方公里,是廣西面積最大的縣。轄10鄉4鎮168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26.06萬。全縣有壯、漢、瑤、苗、彝等11個民族,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北路壯劇」發源於舊州鎮,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田林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壯劇和瑤族銅鼓舞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田林森林覆蓋率達76.7%。全縣水能資源可開發達60萬千瓦以上。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銻、石油、天然氣等27種,地方特產有八渡筍、油桐、八角、靈芝、黑木耳、香菇、油茶等,現有20萬畝八渡筍生產基地,年產乾筍600噸以上,被授予「中國八渡筍之鄉」美譽。桐油產量居全國縣級第一,全縣現有油桐林面積60萬畝,年產桐油4萬噸左右,桐油產品免檢出口。因縣內所產野生靈芝品質好、數量大,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靈芝之鄉」。以野生靈芝為原料生產的靈芝酒、靈芝口服液系列產品出口國外。中草藥材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少有的「天然藥庫」,境內有天然靈芝、杜仲、首烏等中草藥材1200多種。桂西第一峰岑王老山被列入國家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田林縣先后榮獲「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國林改典型縣」、「全國科技進步縣」、「中國油茶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大力推進脫貧攻堅

  「『十三五』是脫貧奔康的新階段。田林縣是國定貧困縣,要用足用好扶貧優惠政策,爭取更多扶貧經費投入,實施一批重大扶貧工程項目,形成新的經濟社會增長點,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田林縣縣長彭斌如是說。據介紹,今年田林縣將以增加兩民收入為核心,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重點,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確保全年23個貧困村摘帽,1.76萬人脫貧。同時以68個貧困村為主戰場,整合資源,投入4638萬元推進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全縣所有貧困村通水泥路。此外,將投入2000萬元用於扶貧產業建設,力爭貧困人口收入增幅高於全縣平均水平。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田林縣地域面積廣,村莊分散,行路難一直是制約群眾生產發展和生活水平質量的瓶頸之一。田林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羅旭平告訴記者,2015年以來,田林縣開展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大會戰,力爭在2016年6月前全面完成165個行政村通達四級路工程,為給田林脫貧致富打好基礎。「十三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主要方向,尤其是屯級道路通達,作為脫貧攻堅一個主要方向。此外,還需要推進河口-福達的國道,舊州-那臘的省道,八桂-那比、潞城-百樂的縣道,把鄉鎮之間、村屯之間的道路進一步連網貫通。爭取投資2.4517億的南盤江八渡口大橋早日動工,把省際陸路交通打通。田林縣是典型山區縣、革命老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由於水利基礎設施薄弱,部分群眾因水受困、因水致貧的現象還比較突出。近幾年來,藉助國家水利部的對口幫扶,田林縣共投入42.27億元實施農村飲水、水源工程、農田水利等各類水利項目。項目的實施解決了9.9萬人飲水困難問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6.0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完成堤防建設21.183公里;同時,啟動、推進和完成了多個水源工程和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田林縣水利局局長姚茂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田林已經基本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十三五」期間將繼續加大力度,投入1.5億資金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爭取到2017年,使18.3萬人口實現安全飲水。脫貧最終實現奔康目標,產業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途徑。記者從田林縣林業局了解到,目前,田林重點推進南盤江流域扶貧生態產業示範區建設。該示範區於2015年啟動建設,位於黔桂交界處的舊州鎮,涵蓋一、二、三產,屬「以南盤江流域為依託,以沿邊開發合作為定位,以精準扶貧為重點」的生態產業綜合示範區,采取「飛地」和跨省區連片開發扶貧模式,發展扶貧生態產業,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示範區分兩期建設:一期2015年-2020年;二期2020年-2025年。其中,一期計劃投入6億元,建成用材林、中藥材、八渡筍、油茶、特色水果5大示範基地10萬畝,輻射帶動30萬畝;吸納貧困人口(貧困股民)3萬人,輻射帶動貧困群眾人均3畝以上經濟果木林10萬人,實現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上。目前,在平林村示範點,已投入資金500萬元,流轉聯營土地3萬畝,坡改梯開帶9000畝,完成芒果種植5000畝、油茶備耕5000畝,生態扶貧成效明顯,精準扶貧新模式初見雛形。

  換擋提速力推新型工業化

  企業星羅棋布、規模小,附加值不高,長期以來,這樣的現狀使得工業成了田林經濟發展的短板。「十二五」以來,尤其是2015年,田林縣以培育規模以上企業為抓手,全力解決中小企業生產運營中的實際困難,推動工業穩步增長。截至2015年12月份,全縣共有規上企業有27家,億元企業有7家。據統計,2015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8.64億元,同期增長55.0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29億元,同期增長28.2%。工業項目投資完成12.08億元;更新改造投資完成9.02億元;制造業投資完成3.85億元。田林縣經濟貿易局局長陳彬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將繼續開展培規入統和服務企業年活動。重點從木材加工、清潔能源等行業著手,挖存量、提質量,力爭再培育2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繼續深入開展「服務企業年活動」,落實工業企業扶持辦法,解決電價高、融資難等問題,優化發展環境,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做強做大。同時結合實際,發揮資源優勢,重點將木材加工、食藥品加工、清潔能源培育成為3個10億元的主導產業,并圍繞這三大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集群式發展。重點推進桂黔(田林)經濟合作產業園建設,完成3500畝徵地及場平,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企業入園工作;推進潞城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木材加工企業整體形象,打造木材加工示範園區。同時,「十三五」期間田林將建設兩個大的電站,一個是瓦村電站,投資25個億,目前已經開始建設;另一個是南盤江八渡口電站,投資33個億,力爭今年上半年動工。此外,圍繞田林縣的資源優勢,健全招商引資項目庫,實施精準招商和定向招商,完善招商政策,規範招商流程,加大對桂黔合作園區和農林資源深加工、清潔能源、煤化工等產業的定向招商,引進強優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力爭到「十三五」末期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40家以上、億元企業總數達到10家以上;培育2至3家稅收過千萬、10家過500萬元的工業企業,工業稅收占全縣稅收的比重達到40%以上。分別建成規模化原料基地10個,每年新增入園企業3家以上。

  綠色發展打造「生態田林」

  「山清水秀生態美是田林的一大品牌優勢。我們要突出「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理念,注重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共贏。」韋正業說。據了解,2015年田林全面建設「美麗田林生態鄉村」,投入720萬元,補助110座中小型垃圾焚燒爐和1409名保潔員的運轉經費;建成55個村屯綠化示範點和3個飲水净化示範點,利周瑤族鄉那平屯等5個屯榮獲首批「廣西綠色村屯」稱號;投入1892萬元繼續實施通道綠化、退耕還林等工程,造林11.5萬畝,榮獲「中國油茶示範縣」稱號。據悉,目前田林縣已制作《田林縣生態產業和生態資源規劃》,涵蓋農、林、水、牧、種、養。2016年,田林將提升特色農業水平,新種芒果4萬畝、甘蔗1萬畝、田七1000畝,擴大油茶、中草藥種植面積;加快畜牧業發展,抓好肉牛肉羊、網箱養魚等生態養殖;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力爭培養1至2家農林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此同時,「十三五」將重點打造「八渡筍核心示範區」「油茶示範區」「芒果示範區」「一鄉一品示範區」。在八渡筍、油茶、板栗、李果等方面做好原有產業的培育,在培育原有產業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并在原來群眾能接受的品種上進行創新。「在『十二五』期末,田林為適應百色市百萬芒果發展要求,做了大的規劃,芒果將會成為田林后起支柱產業。到2020年,田林的芒果種植目標達到20萬畝。田林高龍的龍井茶、定安的黃瓜、浪平的壽桃等特色產業起步初顯成效,在「十三五」將會得到更大發展。」田林縣農業局局長周國標說。此外,田林還將大力發展生態循環經濟。加快構建以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為支柱的生態經濟體系,努力爭創生態鄉(鎮)、生態村及綠色單位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示範點。《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廣西生態經濟發展規劃》給田林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田林的美好藍圖也已繪好。讓我們期待田林的縣域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讓「脫貧奔康」的夢想在田林縣開花結果。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