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地方产业

李刚:发挥多元一体优势共建美美与共家园

2018-08-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六盘水市长李刚发言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黄庆松 报道:“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合理开发廊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愿与廊内各方一起,在国家的指导和支持下,精诚协作、共同努力,早日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打造成为世界级精品旅游区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8月5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下文旅融合发展和区域联动研讨会上六盘水市长李刚说。

  六盘水是藏羌彝走廊上彝族活动生息的重要区域,也是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在340万户籍人口中,有人口总数100万左右的44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31万人,苗族25万人,布依族12万人。六盘水是藏羌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羌彝走廊连接中原区域的前沿,也是藏羌彝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的过渡地带。从旧石器时代的盘县人、水城人走到今天,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同台竞演,共同创造了绚烂多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我们参与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六盘水的实际出发,李刚认为,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要立足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切实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藏羌彝走廊是目前我国民族种类最多、支系最复杂、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的地区,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几千年你去我来、我去你来的来回历史流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条走廊还像一条民族“拉链”,把走廊两侧地区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齿齿相扣、不可分离。六盘水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必须以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前提,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坚持一个政治主体,以民族团结统一保障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统一。

  其次,要立足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切实体现各民族优秀文化因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需要各民族成员认可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持有敬爱之心。在六盘水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这样的宝贵精神财富,比如“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因此,对于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因子,在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梳理,大力保护、弘扬,通过文艺作品等多种文化产品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当地民族的鲜明文化标记,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支撑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

  再次,要立足产业走廊整体打造,切实推动廊内各民族和各区域联动。六盘水和攀枝花都是“三线”时期建设起来的城市,国家将六盘水的煤炭与攀枝花的铁矿石结合起来,建成了六盘水煤钢基地和攀枝花钢铁基地,成为藏羌彝走廊内最早形成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也为国家安全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建议在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区域文化的共同标识,形成区域文化产品的突出特点;又要促进区域内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还想呼吁区域内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六盘水经攀枝花、经丽江、经香格里拉、经林芝进入拉萨的高铁干线。但效唐蒙通南越,从此番禺一日还。这条高铁建成后,不仅能极大促进藏羌彝走廊南部各地区之间的便捷交流,还可向东打通六盘水至贵阳至广州高铁,使云贵川沿线大部分地区实现到广州一日往返。

 

  最后,要立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切实推进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统一。对于我们来讲,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必须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把落脚点放在增加群众福祉上。六盘水属滇桂黔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市4个县市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些年来,我们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前些年,我们在这里因地制宜建设彝族文化小镇,同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周边6个乡镇1006户4123名彝族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此,形成了占地23万平方米的千户彝寨,搬迁群众通过民族文化活动表演、出售彝族服饰、经营特色餐饮,小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65元,仅去年火把节期间,这里的贫困户户均增收近1400元。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民族文化商品生产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现有400多名画师、600多名从业人员,年收入达到880万元,共有15件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水城县因此还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