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廣東韶關攜手生態專家共商綠色發展大計

2021-01-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16日,廣東省韶關市舉辦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技術和工程治理創新研討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吸納專家學者、企業家的寶貴意見,進一步拓寬該市生態保護修復思路,提升該市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整體水平和成效,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推動韶關高質量發展。原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駐廣州專員辦副專員王琴芳,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周德全,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屈家樹,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張祖林,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市長陳少榮參加會議。
 

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技術和工程治理創新研討會現場

    韶關獲評全國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之一
 
    王瑞軍致辭表示,韶關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邁入「十四五」,韶關將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用心用力打造一批科技創新平台和面向「雙區」的離岸孵化器,全面打造與「雙區」接軌的營商環境。韶關高新區今年有望獲批國家高新區,接下來韶關將以國家高新區為龍頭,以省級高新區為支撐,加大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力度,更好地對接引進高端資源,大力發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產業。歡迎廣大客商來韶投資興業,希望各位與會專家為韶關發展出謀獻策,共同書寫韶關綠色發展大文章。
 

生態優良的丹霞山自然保護區
 
    市長陳少榮亦表示,廣東粵北南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試點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2020年5月,該市被國務院通報表彰為環境治理工程項目推進快,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地方。接下來,該市將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水平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強化國土空間精準管控,嚴格負面清單管理,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控、違者嚴懲的全過程監管體系,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善美韶關」。
 
    記者在現場了解,按照原國土資源部等六部委印發的《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的有關要求,經省級推薦、專家評審、實地調研和社會公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於2020年12月11日發佈2020年第81號公告,韶關市成為全國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之一。
 
    研討會期間還舉行了韶關綠色礦業示範區建設啟動儀式。本次活動還分別舉行了內容為礦山生態修復、土壤修復與安全利用、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及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新能源、韶關生態環保產業園區六大專題論壇。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通過組織論壇的形式分享生態保護修復的經驗以及生態修復的新技術、新工藝,拓寬該市生態保護修復的思路,並以此為契機招引高水平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與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謀劃推進工作,有利於提高該市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整體水平。

    生態專家:生態保護修復「韶關經驗」值得推廣
 
    據了解,韶關正在開展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廣東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試點工程以2017年為基準年,實施起止年限為2018-2021年,工程總投資為93.1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20億元。在試點工作成效方面,部委下達的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總體績效目標共19項,已有12項試點績效目標提前達成,按現在試點工程子項目進度,預計其餘7項在2021年底前也可全部達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韶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對此,該試點工程總體技術服務團隊負責人、生態環境的科研工作者、生態保護修復專家汪光博士表示,目前,韶關市9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地表水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優良率均為100%。除此之外,野生動物主要棲息地範圍內陸生野生動物個體數量持續增加,南嶺自然保護和丹霞山自然保護區區新發現等多種珍稀鳥類和植物。
 
    為彌補政府職能部門專業技術短板,韶關聘請了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為試點工程提供技術諮詢服務,聘請中科院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為試點工程提供管理諮詢服務,同時從省市礦山環境治理、地災防治、土地整治、耕地安全利用和土壤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治理、水環境保護與治理、財務與預算8個行業領域,選定156名專家,組建了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專家庫。
 
    通過現場實地調研,充分考慮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辯證關係,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低成本修復、低成本維護」的生態修復理念,壓減了大量的種植名貴樹木、硬質護坡、水泥堤岸和人工景觀等不必要的人工干預工程措施,較好地實現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有效確保了項目實施區域安全風險基本得到管控,生態景觀基本得到恢復,生態系統逐步形成自我重建能力。(記者 李芳 通訊員 蔡仁銀 邱日欣)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