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本地新闻

青岛围绕新机场打造临空经济发展“青岛模式”

2017-10-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从青岛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正积极启动胶东新机场规划建设,目前总体进展顺利,航站区和综合交通GTC主体结构基本完成,飞行区和空管设施建设按计划推进,将于2019年转场运营。同时,围绕新机场建设契机,积极谋划发展壮大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

  据介绍,青岛制定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航空运输主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发展壮大航空工业、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等16条具体举措,涵盖范围广、支持力度大。实施一年来,在航空业界引起积极反响,在航空客货运、洲际航线开发、通用航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后,将围绕面向国际的航空枢纽和东北亚航空都会发展目标,实施“三步走”策略:第一步,计划到2021年,胶东国际机场全面运营,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地位凸显,临空经济区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航空物流、公务机、航空维修与临空制造等重点产业链,临空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第二步,到2026年,打造东北亚航空枢纽,构建完整的大航空产业体系,建成智慧人文、绿色生态的中国“精益航城”,临空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第三步,到2030年,建成面向国际的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航空产业创新区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航空都会,临空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并以“港—产—城”三位一体、互动互促为发展理念,全域临空,充分借鉴国内外航空港和空港城先进经验,开创体验佳、效率高、政策新、产业优、配套全的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临空经济发展“青岛模式”。将实现从登机、到达、中转、购物、安全和出入境等全流程提升机场服务水平,提供最佳商旅体验,跻身SKYTRAX全球最佳机场排名前十。并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零距离换乘”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客货集疏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

  此外,坚持“非空莫入”,高标准制定实施产业和项目遴选综合评价办法,着力发展航空运输保障、物流、公务机等三大航空服务业,航空航天研发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四大临空先进制造业,国际金融、商贸、医疗、会展等四大临空现代服务业,构建“三四四”临空产业发展集群,培育新的千亿级航空产业链。按照“一业一策”要求,从强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制定航空物流、电子商务、高端制造、特色金融等重点临空产业扶持政策。

  并对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和时限压缩,采用新型电子化审批手段,实现线上预审预约、现场一次性办结。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中心,实现供应链上相关企业及政府间的信息共用、共享和无缝对接,促进区港联动、政企互动。加快推进口岸工作跨部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开发使用电子口岸,不断提高大通关效率。结合临空产业特色建立健全个性化考核机制,持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齐薇然)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