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

2015-10-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經歷10月國慶長假的策展人集體講解,由國家文物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特展“絲路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又迎來一個新的高潮。10月11日,展覽加入重量級展品,2臺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漢代提花機模型將在這里展出5天,同時,中國絲綢博物館與成都博物院也共同發布漢代提花機的復原研究成果。

  10月12日,“絲路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國際學術報告會在西湖博物館報告廳召開,同時來自世界各地20家絲綢之路沿途機構和研究絲路之綢的機構宣布成立“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

  蜀錦是中國歷史上生產絲織品中的重要代表,其織造技術也應該會隨著絲綢的傳播而傳播,它對絲綢之路中國文化外傳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014年,由中國絲綢博物館牽頭,聯合成都博物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共同申報了國家文物局“指南針計劃”專項課題“漢代提花技術復原研究與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為例”。此課題全面研究和還原了漢代提花機的結構及其提花生產技術,解決了關于漢代提花機技術的學術爭論。

  為期3天的“絲路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會議,將對絲綢在中國的起源、傳播以及東西方紡織文化在絲綢之路上的交流進行深入探討,從而進一步促進絲路之綢的研究與保護。

  參加開幕式的有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及來自20個國家的120余位中外代表,以及來自世界各地20個國家和地區的考古學、語言學、人類學、文博界等相關領域近40位專家,從絲綢之路與技術交流、絲綢考古發現:從東方到北方、絲綢考古發現:中國境內、絲路之綢:從中亞到西亞、語言學所見絲路之綢、人類學所見海上絲路之綢、大航海后的絲路之綢共七大主題發表和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此外,開幕式上還進行了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Silk Road Textiles,以下簡稱“聯盟”)成立的簽約儀式。聯盟將致力于文化遺產資源調查及數據庫建設、認知保護關鍵技術研究、人才交流和聯合實驗室建設、絲路之綢聯展、傳統紡織工藝傳承與創新,旨在全面促進絲路之綢研究。

  本次會議由中國絲綢博物館主辦,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學“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英國李約瑟研究所、丹麥國家基金會紡織品研究中心、英國國際敦煌項目、韓國傳統文化大學等聯辦,并且得到了絲綢之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協助。香港商報記者 于銘鑫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