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天津 > 特别报道

海河東岸崛起機遇之城

2018-12-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海河東岸崛起機遇之城

 
  天津河東區傾力打造理想投資地
 
  40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近現代史上的「中國奇跡」,書寫了當代中國的精彩故事。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大序幕,東方巨輪揚帆起航。40年來,天津市河東區在歷屆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拼搏進取,在津沽熱土上不斷激發新活力,持續培育新動能,全力打造新環境,用心塑造新風尚,開創了活力之區、綠色之區、安全之區、文明之區建設的新局面。
 
  時間砥礪夢想,歲月見證初心。在海河東岸的棉三創意街區,天津市河東區舉辦的「砥礪四十載奮進新時代——河東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展」正在火熱進行中。展覽展出圖片資料300餘張,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回顧了河東發展進步的珍貴歷史瞬間。此外,展覽還通過視頻資料動態展示河東區改革發展新貌。
 
改革開放40年展覽
 
  走進展廳,《文明河東更美麗》動人的歌聲回響在大廳內,一張張照片訴說著河東區40年來的變化。前來觀看展覽的居民說,40年前記憶的閘門瞬間被打開了,大直沽宮前街副食綜合商場、中山門市場等圖片出現在眼前,令人感慨萬千。
 
  櫛風沐雨四十載,砥礪奮進譜華章。河東區委書記李建成表示,40年來,河東區從一個老工業城區逐步發展成為了海河之東活力奔騰的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穩步推進,「一三六六」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城區經濟社會發展與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金貿河東」功能定位日益突出;城市社會風氣明顯改善,市民文明素養顯著提高,區域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活力之區、綠色之區、安全之區、文明之區建設全面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入,幹部隊伍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黨群幹群關係日益密切。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撫今追昔,意在登高望遠;知往鑒今,重在開創未來。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殊年份,河東區從回首中汲取智慧,在成就中激發力量,致敬這風起雲湧的改革開放進程。
 
  邢寶華 王印 張丹
 
河東夜景
 
  活力之區 繁榮繁華
 
  李建成表示,河東區樹立開放思維,加強對外合作,提高招商引資層次和質量,地區經濟實力、經濟效益不斷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河東區生產總值實現297.3億元;11月份稅收佔財政收入比重達到86.1%,同比增長8.5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新引進項目企業2600個,其中超億元企業項目9個,引進了中建六局等一批優勢企業;進出口累計完成72.9億元,增速26.6%,增幅全市第一。目前,河東區服務業佔生產總值比重超過90%,金融、商貿業比重達到49%,民營經濟佔據半壁江山。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河東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解放思想不斷打開腦袋上的「津門」,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擴大開放、做強實體,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經濟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河東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審批事項從2014年的103項減少到目前的86項,減少了16.5%;取消申請材料297件,取消比例達61.8%;236項行政許可事項法定辦理時限平均由20.1個工作日壓縮至4.2個工作日,20個立等可取事項1個小時以內就可以辦結,極大地激發了創業熱情和經濟活力。今年以來,全區新設立各類企業3698戶,同比增長28.6%;新增個體工商戶5622戶,同比增長17.9%。
 
  河東區這些年發展比較快,在於有自身的空間、區位、文化等優勢,特別是有8.28公里長的海河沿線,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環境良好,發展潛力巨大。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到河東調研時,強調海河東岸是「意大利西服料子」。河東區按照李鴻忠書記的要求,在這塊「高檔料子」上做好「繡花」功夫,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歷史性機遇,完善「一帶雙核四片區」的空間戰略布局,強化天津站樞紐功能和龍頭帶動作用,打造海河東岸發展帶,積極承接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落戶,建設高端金融商務商貿聚集區。
 
  目前,河東區在海河沿岸引進和培育了嘉里、萬達、金茂府、中糧、雍景灣、恆大帝景、棉三等一批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項目和載體,總建築規模達344萬平方米;天津市唯一一家全國性金融總部渤海銀行入駐於此,今年三級稅收超20億元;打造了萬海大廈、海河大廈、天星河畔等一批億元樓,逐漸形成規模,海河東岸正在成為天津靚麗的一張名片。
 
河道治理
 
  綠色之區 生態宜居
 
  綠色是發展的底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改革開放以來,河東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持續構建科學合理的發展格局,區域生態環境重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空氣、水質、綠化等關鍵指標持續優化,生態環境、市容環境、居住環境顯著改善,美麗河東充分展現。
 
  據了解,改革開放初期,河東區經濟偏於工業,「三條龍」問題比較突出。一條是「黑龍」,天鋼等重工業企業黑煙滾滾;一條是「黃龍」,裸露地面多,大風一起,黃土瀰漫;還有一條是「白龍」,一些化工廠排放的污水白沫漂浮,甚至水都是白色的。河東區委、區政府從群眾健康考慮,從子孫後代長遠考慮,加強「三條龍」治理。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河東區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堅持清臟、治亂、拆違、增綠、立規「五措並舉」,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隨著天鋼等企業搬遷,今年河東區整改12家「散亂污」企業,對1200多戶餐飲商戶的油煙情況開展排查整治,實施散煤治理、煤改電、煤改燃,實現無燃煤區;落實「河長制」,實施「一湖一策」,加強對區域內海河、月牙河、護倉河治理,提升改造公園綠地22萬平方米,落實施工現場6個100%控塵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與此同時,河東區加強市容環境整治,推進環衛作業市場化,累計拆除違法建設52萬平方米,全面取締了天山東路、燕山路等長達幾十年的佔路市場,改造新闊路、林楓路等卡口斷頭路,提升以天津站、海河東路、新開路十一經路、六緯路、衛國道等「一團四線」為重點的市容水平,群眾的生活環境不斷改善。
 
五星級婦幼保健中心
 
  安全之區 穩定祥和
 
  安全是穩定的基本前提,安全之區是人民群眾的期待,安全發展永無止境。
 
  改革開放以來,河東區強化「穩定也是硬道理」理念,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健全完善安全制度體系,全面落實安全責任,持續抓好「平安河東」建設,確保社會安全穩定,群眾安全感持續增強。
 
  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方面,河東區堅持「戰區制,主官上」,加大力度開展食品藥品、消防、升降機等領域專項檢查。特別是牢固樹立「不怕群眾得便宜」的思想,開展入百姓門、納百姓言、解百姓難、暖百姓心「四百」行動,加快歷史遺留產權證辦理,6000多戶群眾受益,74件信訪積案按期「清倉見底」。
 
  全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功打掉了1個涉黑犯罪團夥和5個涉惡犯罪團夥,為群眾營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
 
  河東區樹立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零」開始、向「零」努力的理念,增強安全生產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咬定安全不放鬆,持續隱患排查,重點整治施工工地、人員密集場所、交通運輸、特種設備、群租房等,全面推進「安全之區」建設。
 
津濱大道
 
  文明之區 用心用情
 
  文明是時代進步的標誌。改革開放以來,河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城區文明程度顯著提升,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公平正義進一步凸顯,文明之花綻放在海河東岸。
 
  近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河東區委、區政府時刻不忘高樓大廈背後的棚戶區,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回應群眾期盼。
 
  改革開放40年,群眾是最大的受益者。河東區曾是老工業區,創造過生產我國第一輛飛鴿自行車、第一塊手表等輝煌成就,但隨著工業戰略轉移,區內產業工人下崗多、困難群眾多、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改善民生的任務非常艱巨。
 
  河東區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大力推進各項社會事業,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區群眾,群眾生活從過去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轉變為今天的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八件事」。
 
  河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為民情懷、菩薩心腸,提出打好棚戶區改造、招商引資、重點領域改革、市容環境整治、安全穩定、文明城區創建「六場硬仗」,仗仗都與民生相關。通過「六場硬仗」,解決了一批群眾最急最憂最怨的現實問題,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住房方面,1976年地震後,河東有連片的、大面積的危陋房屋,特別是中山門地區是有名「三級跳坑」,上世紀90年代進行了10年危改工程。僅今年,鄭莊子、汪莊子等棚戶區就改造6.3萬平方米;東宿舍、東孫臺等兩處幾十年的棚戶區實現淨地;陽光里地塊提前40天實現淨地,解決了持續十餘年的歷史遺留問題;秀波園、龍峰嘉園等保障房加快建設,今年安置近3000戶。
 
  在社會事業方面,河東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今年正式運營了第一所普惠性民辦性質的幼兒園雅仕嘉園幼兒園,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入園難」問題;努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打造了七中、四十五中、一百零二中學等一批品牌特色學校,教育水平居天津前列。在全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醫聯體專家工作室」,使百姓不出社區便能享受醫院專家診療服務,有效解決「看病難」問題。
 
  河東加快文化館項目建設,今年實現主體封頂,嘉華圖書館二期及10個圖書分館投入運營,連續舉辦了九屆社區文化藝術節和五屆直沽文化旅遊節,今年又實施2018京津冀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巡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在幫扶困難群眾方面,把「小康社會、不落一戶」作為最低標準,全面提升困難群眾生活水平。今年以來累計發放低保、低收入保障金1.42億元;深入開展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樂聆智能養老模式,建成養老服務中心4500平方米,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歷史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總是在接續奮鬥中書寫。海河東岸,一座新動能澎湃奔湧的河東正在迅速崛起,一座理想投資地正在呼喚有識之士共享發展機遇。這片商機無限的沃土,正在期待與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攜手前行,共同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恢弘篇章。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