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文化旅游

東遊記|春風路過禾泉,農莊芳香滿園

2019-03-3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柏永 報道:關於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熟讀歷史的你一定耳熟能詳。但是,對於故事發生地——安徽蚌埠,你也許所知甚少,對於禾泉農莊也許更是聞所未聞。不過,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到過禾泉農莊的人大多對其念念不忘。為什麼呢?

 
  眼下,正值一年中最好的時節。中原大地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桃紅,柳綠,燕舞鶯歌。禾泉農莊身處淮河之濱,自然也不例外,草木青蔥,春色滿園。在這裏,還有比春色更撩人的,那就是集聚傳統文化精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色滿園關不住
 
  日前,「春遊江淮請您來」皖東行採訪團走進禾泉農莊。當晚,在綠植遍布的生態餐廳,一場看似尋常卻非比尋常的文藝演出讓見多識廣的老記們眼前一亮,並不由自主為之點贊。
 
  其中,五河民歌《摘石榴》曲調歡快明暢、旋律動聽悅耳,泗州戲唱段《拾棉花》喜劇色彩濃郁、生活情趣四溢,花鼓燈舞《鼓鄉情韻》則動作剛健、熱烈奔放,鑼鼓吹打,極具感染力。
 
  這些曲藝與歌舞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百花園裡的奇葩。它們源於鄉野,自帶泥土芳香,華華麗地登上大雅之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揚海內外。

  扎染:一門手藝沉澱千年
 
千年以後,扎染技藝依舊流傳
 
  在禾泉農莊,比文藝演出人氣更旺的是手工創意坊,包括紫砂坊、陶藝坊、紙苫坊、扎染坊、烘培坊以及女紅坊等。導遊說,「每間作坊里均包含展示和體驗兩個部分,希望用天然質樸的生活方式給更多人帶來快樂。」
 
  其間,採訪團偶遇數百個小學生到禾泉農莊研學。春風和煦,他們認真地學習扎染,眼睛裏寫着好奇,臉上滿是陽光。根據百度百科的釋義,扎染是指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
 
到禾泉農莊研學讓小學生笑容燦爛
 
  作為中國傳統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已沉澱千年,主要盛行於雲南大理、四川自貢、江蘇海安等地,並外傳到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由於工藝複雜、質地精美、色彩斑斕,扎染製品在古代一度是奢侈品,只為宮廷或大戶人家所用。
 
  扎染所用的皆是傳統染料,以板藍根、藍靛為主。不同於化學染料,其色澤自然,褪變較慢,不傷布料,經久耐用,穿着舒適。近年來, 隨着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飾時裝化成為潮流,扎染藝術走入更多的尋常百姓家。
 
  禾泉農莊起源於2001年夏天。「為了一眼清澈的泉水和香糯的稻米,為了兒時農村的記憶,為了一抹淡淡的鄉愁,他開始在這裏栽樹、蓋房子、種蔬菜、養豬養雞……十幾年後就有了現在的模樣。」莊主蔣保安先生說,「距百年老店尚有82年,我們慢慢走、笨笨做,時間看得見!」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