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藝術】跨代音樂短劇 承傳本地口琴文化

【藝術】跨代音樂短劇 承傳本地口琴文化

責任編輯:副刊 2022-04-22 14:41:50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不少香港父母都會讓孩子學習音樂,所選的不外乎鋼琴、小提琴、長笛等西洋樂器,陶冶性情;又或古箏、簫、二胡等傳統樂器,追本溯源。相比之下,輕便的口琴貌似少了點氣派。本地口琴家何卓彥(CY Leo)在接受訪問時坦言,輕巧的體積正正是口琴魅力所在:「口琴給我的感覺很親切,如手機一樣可隨身攜帶,讓我隨時隨地奏樂。」他指香港與口琴的淵源深遠,口琴藝術更可說是本地獨特的音樂文化。由何卓彥策劃的《我呢一代口琴人》是「香港藝術節@大館2022」的節目之一,將於4月28日起網上免費播放,向大眾細說香港口琴文化的「威水史」,並攜手跨代口琴家,為觀眾獻上精彩演奏。

3.jpg
節目策劃人何卓彥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半音階口琴家、作曲家兼唱作人。

  口琴早於上世紀30年代已在香港紮根,其廉宜的價格讓許多基層學生也負擔得起,得以向音樂的大道走去。過去90年,本地口琴藝術不斷演變,風格多元,涵蓋民謠、古典、藍調、流行曲等,近年更發展出創新口琴音樂,融合多種曲風,何卓彥便是推動者之一。

  音樂尖子推廣本地口琴藝術

  香港歷年培育出許多頂尖的口琴家,如梁日昭、馮安、黃霑,還有何卓彥的父親何百昌,他曾奪得世界口琴大賽冠軍。CY Leo在耳濡目染下,6歲便接觸口琴,20多年來屢獲獎項,包括分別於2009年和2013年世界口琴節獲得半音階口琴獨奏青年及指定曲目組別的冠軍。他的音樂足跡遍及全球40多個城市,其中多次獲港府邀請代表香港演出,並於多個口琴節擔任嘉賓、講師和評判,用「口琴尖子」形容何卓彥實不為過。在國際音樂界攀上高峰後,何卓彥近年注重本地口琴發展,2017年成立和指導香港城市大學口琴隊,並經常以口琴家的身份參與社區文化發展計劃。他與朋友創立的唱片公司「末薑」也致力推廣本地器樂文化,製作原創且多元的純音樂作品。

HKAF@TK 2022_Artist Portrait_CY Leo 1.png
何卓彥近年銳意突破表演者的框框,投放更多心力於作曲、編曲上,向全方位音樂人的身份邁步。

  涉獵不同曲風

  作為一名「融合音樂家」,何卓彥的演奏與創作涉獵多種曲風,包括流行、藍調、放克、爵士等。在此之前,他研習的是古典音樂:「以前在古典音樂上投放的心血是為了實現個人的藝術抱負,不為名氣或與世界接軌。」但在自我發掘的路途上,何卓彥意識到古典樂在大眾文化中日漸式微,拓展觀眾群、推廣口琴藝術需另尋他法。他表示自己創新的靈感除了來自世界的走向,還來自身邊人和所聽的音樂。「朋友『玩』的音樂各有不同,我喜歡與他們一起組隊演奏,從而接觸到不同的曲風。」早前他遠赴紐約深造,深受當地音樂文化啓發,成為他創作靈感的另一來源。

  傳承口琴文化 由教育做起

  吹奏口琴看似容易,實則易學難精。何卓彥坦言:「一般人兩三個星期便可學會吹奏簡單的曲子,但和學習任何樂器一樣,若想駕馭口琴,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問及口琴在本港的發展情況時,他認為香港的口琴藝術雖然是世界領先,但相較其他傳統樂器,發展仍不夠成熟,特別是教育制度方面。香港的音樂學院鮮有口琴主修科,而且本地沒有公認的考級制度,使學生難以盡展所長,而以考級、累積證書為目標的學生或會因此放棄口琴。不過何卓彥觀察到學習口琴的人有所增長:「近年教授口琴的全職教師越來越多,可見多了口琴學生和願意讓孩子學習口琴的父母。不過現時依然缺乏一套完善的口琴教育制度,而且往往限於一對一或小規模的指導。」他認為要改善口琴教育,需要政府和各大機構的支持,大規模提升教育水準,並提供更多資源予學生發展才能。

4.jpg
口琴種類繁多,如廣泛用於西洋民俗音樂的十孔口琴、一孔四音的半音階口琴、分上下兩排的複音口琴等。

  回看香港口琴歷史變遷

  除了加強教育,製作更多口琴表演節目,也可吸引市民的目光,從而加深大眾對口琴的認識。即將上演的《我呢一代口琴人》表演陣容鼎盛,除了李尚澄、何百昌幾位資深前輩外,還有多位口琴新秀參演,並邀請到多個本地專業口琴團體與少年口琴樂團,帶來一場跨世代的表演。何卓彥表示,如今香港口琴藝術人才輩出,是因為很久以前就播下了種子,現在終於開花結果。「我希望藉上一代的支持,以我們這一代繼續影響下一代,使香港口琴文化得以傳承,並邁向更高的境地。」演出地點原本在中環大館洗衣場石階,何卓彥指當初是受場地啓發而策劃《我呢一代口琴人》,期望拉近觀眾與口琴家的距離。如今受疫情影響,演出改以網上音樂短劇形式舉行,七集網劇將以視像通話為媒介,樂手和演員遙距互動,劇情惹笑之餘,更會在當中加插記錄口琴發展的珍貴照片和錄像,重溫過去數十載香港的口琴歷史變遷,帶領觀眾一步步認識本地口琴藝術如何走向世界。

1.jpg
節目原定於大館舉行,受疫情影響,現改爲網上播放。

  在《我呢一代口琴人》短劇中,一眾口琴家將演奏不同曲風的作品,包括原創音樂、古典音樂、民謠、藍調及爵士等。何卓彥指出,節目的策劃意念是為了凝聚香港口琴圈子,協力推動口琴文化。他希望每一個表演者都能對自己作為口琴文化的一分子感到驕傲,每一位觀眾都能更深入了解本土口琴藝術,認同口琴在香港的代表性。(記者:Ruth)


  「香港藝術節@大館2022」《我呢一代口琴人》節目詳情

  日期:4月28日起

  網頁:https://taikwun.artsfestival.org

  費用全免

責任編輯:副刊 【藝術】跨代音樂短劇 承傳本地口琴文化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