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今日热点

皖休寧縣:變“授魚”為“授漁”

2020-07-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一直以來我都想學一門技術,能夠出門打工就業。很高興能參加這次免費培訓,學到了很多,一定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育嬰師。”7月1日,安徽黃山市休寧縣萬安鎮車田村的貧困戶王虹笑著說道。近日,為期12天的技能脫貧培訓在休寧縣天禧月嫂培訓學校落下帷幕,不僅提高了大家的技能水準,脫貧致富的好日子眼瞅著就來了。
 
 
  據悉,為扎實做好貧困勞動者技能脫貧培訓民生工程,該縣春節前就向21個鄉鎮印發了《關於開展技能脫貧培訓需求情況摸底的通知》,依託鄉鎮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及扶貧專幹、社保員業務員等,對技能脫貧培訓需求進行摸底統計,做到底數清、人數清、工種清。通過QQ群、官方網站發佈培訓檔等線上形式安排部署脫貧培訓工作,明晰培訓對象要求、課程選擇、機構確定等因素。
 
  同時,發揮縣鄉村“三級聯動”,開展技能脫貧培訓政策宣傳,確保有培訓需要和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者知曉政策、積極參與。縣人社部門做好與市人社局、縣扶貧辦、縣財政局等部門的縱橫對接,合理做好資金預算和線下技能脫貧培訓等準備工作。

  全力幫扶就業創業 實現增收脫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年3月以來,該縣就業技能脫貧培訓在各個學校陸續開班,現已舉辦4期。培訓採取集中理論授課和現場實際操作兩種方式,共160個課時,主要針對母嬰護理、養老護理和育嬰員等方面,週期一般是12天。經考試合格後,縣人社部門頒發《培訓合格證書》和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並由培訓機構提供就業信息,擇優免費推薦上崗,全力幫助農村貧困人員通過就業、創業實現增收脫貧。
 
  技能脫貧旨在變“授魚”為“授漁”,使“輸血”變“造血”,從而建立起促進脫貧的長效機制,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來,共253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參加了培訓,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28人,培訓合格率100%,完成率達120%,提前超額完成年度培訓任務。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做好培訓合格人員的跟蹤服務工作,加強督查檢查,完善培訓台賬,力爭做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姚海妹 汪一好 吳敏)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