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穗黃埔產業扶貧助力陽山火崗村走上致富路

2020-07-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廣東省七拱鎮是陽山「糧倉」,下轄的火崗村也是以種植七拱米出名。2016年,黃埔區區屬國企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擔起火崗村脫貧攻堅任務,依託本地特色資源,積極引進「七彩水稻公園」產業項目增加創收,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截至2020年4月,火崗村全部貧困人口已達到脫貧標準,脫貧率100%,並已退出貧困戶人口124戶352人,退出率100%,火崗村整村退出貧困村行列。自黃埔區扶貧工作組入駐以來,4年時間,火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來的3000元提高至17549元,村集體收入從2.9萬元增加至21萬元,火崗村被列為「廣東省新農村示範村」。
 
在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火崗村的七彩水稻公園裏,工人們正忙着插秧

  精準扶貧 水稻產業化助力長效脫貧
 
  黃埔區扶貧工作組引進了陽山金穗華晨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破解產業化難題,帶來了機械生產及新理念、新模式、新標準、新技術、新品種,帶來了「七彩水稻公園」項目。
 
  據悉,該項目規劃投資5000萬元,在火崗村共同創建一個集水稻品牌、優質稻生產與加工、水稻文化傳播、農耕文化體驗及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產業項目。金穗華晨目前已與農戶簽約租賃連片高標農田1300畝,今年培育試種了20個水稻品種,計劃用3-5年逐步建成水稻公園,火崗核心區年產500萬斤優質水稻,帶動周邊農戶農田種植1.5萬畝左右,年產優質水稻3800萬斤,打造珠三角最大的優質水稻種植、品牌大米輸出與儲備基地。
 
火崗村「七彩水稻公園」項目通過水稻產業化助力長效脫貧。攝影:李劍鋒
 
  「公司選擇在此做項目,是因為這裏的水稻種植基礎以及地方政府整治整合土地的魄力,同時我們也肩負着產業扶貧的職責。」金穗華晨董事長鄢明說,以前的扶貧模式,就是政府給錢,錢用完了農民就沒有內生力。但通過產業扶貧,貧困戶的資源變成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農民的資源引進產業裏面,大家成了利益共同體,內生力就出來了。長期這樣運轉,農民就不會再返貧,產業扶貧長效機制的作用就出來了。「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給農民魚,不如教他們方法,大家共同捕魚。」
 
  目前,火崗村共112戶貧困戶入股該項目,享有固定分紅、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人均年增加收入1300元以上。如今,一些外出多年的村民也重返家鄉當起了現代職業農民。
 
  扶貧工作組駐村以來,投入150萬元,以火崗村委會名義入股了廣州納金科技產業園項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村級分佈式光伏電站,預計2020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收益合計480萬元,今後每年將為貧困戶人均增收近3000-3500元。
 
  據悉,扶貧工作組大力倡導貧困戶自力更生,投入資金近60萬元,為有意願養殖陽山雞的貧困戶發放雞苗和飼料,平均為每戶貧困戶帶來5000元收益;投入近30萬元,為有意願種植水稻的貧困戶發送農藥化肥,平均為每戶貧困戶帶來3000元的收益。由此,逐步由「輸血」轉變為「造血」模式,推動貧困戶實現自主持續地發展生產。

  創新「保潔+扶貧」模式  全面提升人居環境
 
  漫步在火崗村,一邊是村民熱火朝天的農忙場景,一邊是整齊嶄新的新屋,整潔的街道,平坦的道路,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這歸功於扶貧工作組對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視。
 
  如何把扶貧工作與提升人居環境結合在一起?火崗村扶貧工作組想盡方法。他們創新了「保潔+扶貧」模式,聘請了20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組成一支專職保潔隊伍。20名保潔員分區域每天清運15個自然村的生活垃圾,實行人員統一管理,垃圾統一收集清運,並接受群眾監督。在2018年陽山縣人居環境考評中,火崗村獲得考評組高度肯定,獲得高分。
 
  火崗村駐村隊長譚偉忠說,「我們在推進扶貧工作中,下大力氣解決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環境問題,增強當地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只有這樣,才能紮實推進扶貧工作,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有效提升。
 
  火崗村保潔制度的建立,不僅充分調動了貧困戶的積極性,解決了部分貧困戶就業問題,幫助他們在家門口再就業,增強自身「造血」能力,帶動其脫貧致富。同時,有效解決了農村「髒亂差」問題,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如今,全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80%,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此外,扶貧工作組投入100多萬元,拓寬村道路面,推進村道硬底化,安裝村道橋面護欄,加固河道擋土牆,確保路基穩定,並安裝了太陽能路燈,解決村民出行難、出行安全等問題。(朱樺 徐潔芹 曾妮)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