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廣西上林 特色產業放异彩風生水起正當時

2016-03-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上林邑勝如何?上有大明萬仞之高山,下有澄江一帶之清波。

  「十二五」期間,這座從徐霞客筆下而名揚四海的小城抓旅游、促工業、推城建、強扶貧、惠民生,以特色產業為依託,實現了華麗轉身,跨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香港商報記者蔡寧鏡子

  綜合實力一躍邁上新台階

  1月12日,上林縣一口氣簽約了4個項目,涵蓋資源利用、建材研發、紡織加工等領域,總投資達8.2億元。這一「十三五」的開門紅,彰顯的是上林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及綜合實力的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間,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31.85億元增加到50.39億元,首次突破5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7.5%;財政收入由2.26億元增加到4.5億元,年均增長14.4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4.29億元增加到56.41億元,平均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16.26億元增加到28.95億元,年均增長12.23%。經濟的飛速發展來源於上林準確的定位。「生態是上林最大的優勢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上林縣要打造特色旅游名縣,擴大旅游產業規模,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將旅游業打造發展成為上林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助推貧困農民加快脫貧致富。」上林縣委書記韋志鵬一語中的。去年4月30日,上林縣「霞客桃源」壯鄉旅游度假區暨下金綜合示範村項目、笑林旅游接待中心等項目同時開工,成為上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最好的注腳。隨著經濟增長動力的逐步轉換,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一產業,正逐漸成為上林拉動經濟增長的新一極。

  旅游產業打造美麗升級版

  陽春三月,風柔花香,上林的油菜花又開了。一片片油菜花隨風舞動、清香四溢,引來蜜蜂和蝴蝶。成片的油菜花讓山野田間成為黃色的海洋,如詩如畫,美不勝收。來自南寧的游客韋景強攜家人徜徉在花海中,漫步、拍照,流連忘返。依託天然的美景,上林開發了多條旅游路線。游客可以欣賞如巨大佛祖寶座的金蓮湖、廣西規模最宏大的壯族夯土民居群千年鼓鳴壯寨、山環水繞奇峰競姿的三里洋渡……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人文歷史更是源遠流長。為此,上林全力挖掘「壯族老家養生上林」的內涵,打造旅游升級版,賦予了旅游更多的意義。上林縣建設了壯族老家博物館、壯族民俗展示館、徐霞客文化展示館和壯族老家劇場。每年組織舉辦生態旅游養生節、龍母節、葵花節、油菜花節等特色旅游節慶活動,打造養生文化、霞客文化、慈孝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與此同時,上林培育特色養生產品,形成有機米、養生茶、渡河公工藝品等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延長旅游產業鏈。2015年全縣接待旅游人數303.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7.3億元,比2010年分別增加188.2萬人次、18.99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1.33%、26.86%。紅火的旅游產業美了上林,更讓上林人民富裕起來。去年7月1日,巷賢鎮的「外婆灣」農家樂開業當天就吸引200多名游客,細細品味火窯出來的紅薯、本地土鸡,土香土味讓游客們直叫好,每月不低於5萬元營業額更是讓老闆覃建陽樂開了花。好消息不斷傳來。經國家旅游局組織專家審核,262個市縣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創建單位。廣西有10個縣(市)入選,上林縣名列其中,是南寧市唯一入選的縣。

  特色農業撐起一片新天地

  沿著新開辟的山路來到澄泰鄉中靈莊附近的山林,這里是村民黎仁堅建立集種、養、加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林業經濟」示範基地。成捆的香樟葉放進大蒸爐進行煉制,隨著芳樟油流出,香樟樹的清香瀰漫在山坡上;香樟林下,一群群獨出心裁的「香樟鸡」、「香樟鵝」正正在歡快地啄食。這些生態化的散養方式契合了當下人們對綠色健康食品的要求,根本不愁銷路。立體種養也讓上林實現了環境與經濟「雙贏」。葡萄、無公害蔬菜、花卉,木字村食用菌、西貢蕉……巷賢鎮13個行政村建設了41個特色農產品基地,「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格局也初步顯現。為了讓特色農業的路子越走越寬,上林創造了多種開發模式,積極引進農業生產項目助推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向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加入合作社是當地農戶選擇最多的一種模式。農戶與合作社雙方簽訂協議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合作社給農戶統一提供種苗、技術指導和培訓,統一回收銷售,保證農戶的收入。公司參與的模式也逐漸得到推廣。在上林縣富林生態果園,農戶以土地入股,前三年農戶每年享受每畝收益的10%,第四年起直接參與營業額分成。2015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36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4.2%。上林大米、上林八角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為上林特色農業的發展添上了騰飛的翅膀。

  工業強縣從「象山」實現騰飛

  象山工業園區是上林工業的「牛鼻子」。如今,這里工業集中區土地儲備量已達2190畝,創下歷史新高;園區內路網縱橫交錯,通信、供電、供排水管網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備,處處充滿綠意,顯現出勃勃生機;大染坊將增加絲綢生產線,在原先可產200萬米絲綢的基礎上增加16台劍杆織機,年可增產綢緞120萬米……上林縣的工業建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火如荼。

  「我們企業從落戶到竣工投產,只用半年時間,很快!」斯爾頓絲綢有限公司負責人翁葉平告訴記者,公司成立於2004年,原位於縣城郊區。為促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發展壯大上林「繭絲綢」產業鏈,實現產業集群入園,企業於2014年5月整體遷入象山工業集中區重建。「遷入園區6個月后,我們正式投產運營,實現『當年投資、當年建設、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的目標。將來,還要逐年加大投入,做長產業鏈,將項目做大做強。」翁葉平信心滿滿。築巢就要引鳳。象山工業區管委會以「親商、愛商、安商、扶商」的主人翁姿態,采取了「一盯一」「馬上辦」「幫著辦」和「一站式」的有效措施,著力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實際困難,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程。

  「十二五」期間,園區規劃面積由6.4平方公里調整為12.32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廠房9.85萬平方米,已簽約入駐企業11家,招租率83.3%。2015年完成工業投資10.65億元、技改投資6.33億元,比2010年分別增長301%、233%。億元企業由2010年的4家增加到2015年的11家,微型企業總數達863家。

  基礎建設助推城鎮華麗蛻變

  12月29日,來賓至馬山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結束了上林3縣「零高速」的歷史,南寧市也因此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目標。「以前,上林與周邊市縣的聯繫,僅靠一條二級公路和四級公路,從上林到南寧最少需要兩個半小時,而今借助高速公路融入南寧『1小時經濟圈』,大大有利於吸納區內外游客。」上林縣副縣長丁偉介紹說。隨著路網建設的加快,縣城里也暢通無阻起來。隨著西燕至龍母湖、長聯至鼓鳴寨等8條旅游公路投入使用,上林縣內「半小時旅游圈」基本構建完成。與此同時,上林縣按照「宜居化、生態化、社會化、品位化」的現代城市發展理念,科學合理進行城市規劃,新建與改造并舉,不斷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打造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人文城市和品位城市,全力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環境質量,不斷加快城市開發與建設。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上林縣累計完成了4223套棚戶區改造和1500多套房屋的民族風貌改造,縣城26條街道全部「白改黑」,劃定1500多個停車位,率先在全區各縣中實行了停車計時收費。上林縣先后炸毀了19座污染嚴重的烟囪、關停數十家產能落后企業、清理了2600多箱網箱養魚,縣城面貌煥然一新,「一年不回來,想不到家鄉變化這麼大。」外出務工回家的覃先生感慨不已。實際上,本地人和居住在當地的外鄉人也都交口稱赞:「上林美麗多了!」這樣的變化來源於一個個數據的支撐:「十二五」期間,上林城建投資累計52.7億元,年均增長26%,其中2014年、2015年城建投資高達29.8億元。

  以人為本

  發展成果惠及每一個人

  45歲的澄泰鄉下江村村民李軍搬了半天磚后,突然覺得腰酸背痛,他二話不說直奔村衛生室。不一會兒,只見他趴在病床上,背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火罐。「村醫也能做這些了,我不用跑那麼遠去大醫院。」這是上林推行醫療衛生服務縣鄉一體化改革的縮影。為解決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冷熱不均的問題,2014年,上林縣拉開改革帷幕,實行醫療衛生縣鄉一體化改革。一年過去,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林縣還因此榮獲「2015年中國十大民生決策」稱號,被譽為「上林模式」。上林縣縣長藍宗耿認為:要樹立共享的理念,發展的成果只有真真正正惠及到每一位老百姓,改革才有意義。為此,「十二五」期間,為了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上林縣每年都要送上社保、教育、安居、文化等「惠民大禮包」,共投入2.1億元建設262個教育項目,投入1.2億元實施7個衛計基礎設施項目。

  商報觀察

  一業興百業旺

  俗話說:一業興則百業旺。可見,找準了這一「業」,就如同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在廣西上林,這樣一座小城,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確立「生態立縣、旅游旺縣、綠色發展」的發展理念,以「壯族老家養生上林」為主題定位,以打造獨樹一幟的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為目標,走出了一條不尋常路。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恩賜給上林的寶貴財富,是上林最大的優勢所在,坐擁『寶山』卻長守貧窮一直是上林發展之殤。」上林縣委書記韋志鵬的話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於是,上林縣委作出決策,依託生態優勢,發展「無烟工業」,打造特色旅游強縣,走綠色崛起之路。自2013年起,上林縣共投入資金達14億多元,推進「龍母湖、金蓮湖、雲里湖、鼓鳴寨」重大旅游項目建設、路網建設,同時完善酒店賓館、農家旅館、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購物中心等服務配套設施,逐步構建起現代化的旅游服務體系。紛至沓來的游客不僅為上林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更讓上林實現了經濟結構的轉型,為可持續發展留足了更強的動力、更足的后勁。上林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2015年8月,上林縣榮登全國第三屆旅游業融合與創新論壇峰會「2015旅游業最美中國榜」。2015年9月,在全國鄉村旅游提升與旅游扶貧推進會議上,上林縣13個單位入選「中國鄉村旅游模範村」「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而且上林還是「中國長壽之鄉」,是廣西第七個、首府南寧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縣份。為了不辜負這些榮譽,今后,上林將致力於強推重大旅游項目,改善旅游交通環境,完善旅游配套設施,以旅游促進消費增長。一個「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游,處處利養生的享譽廣西乃至全國的旅游目的地、生態養生度假基地」正在每一個人面前徐徐展開。香港商報記者李靜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