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云南 > 今日热点

【聚焦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藝術表達」分享座談會在昆舉辦

2021-06-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由COP15雲南省籌備辦新聞宣傳部指導,昆明當代美術館(CGK)主辦的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藝術表達」分享座談會,6月10日在昆明舉辦。
 

《風景-山水-風景》姚鍾華個展。(供圖)
 
    座談會邀請了中國著名藝術家、雲南油畫學會名譽主席、雲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姚鍾華先生、雲南著名攝影家李季先生與昆明當代美術館館長聶榮慶先生。
 
    昆明當代美術館副館長謝飛先生為活動嘉賓帶來《風景-山水-風景》姚鍾華個展的現場講解。在謝飛先生講解中,聚焦於姚鍾華先生的風景山水創作,以中西文化相融貫通的視角去思考風景山水創作,回歸到對繪畫本體語言和藝術本質的追問與探索。
 

昆明當代美術館副館長謝飛先生為到場嘉賓講解《風景-山水-風景》姚鍾華個展 。(供圖)
 
    在本次座談會上,姚鍾華先生針對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文明的推動進行分析。第一是從藥材與食物的角度探討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開發。以《本草綱目》為例,中國古代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是具有豐富性與歷史性的;第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以人類對自然崇拜角度切入,萬物有靈論、圖騰文化和原始拜物教等原始宗教的出現,都能反映出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姚鍾華《草甸花開》紙本水粉38cm×54cm 1975年。(供圖)
 
    與此同時,自然環境在經過人類社會活動的折射下,形成了人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複合體。《山海經》裡的「生物」就說明了神話與自然環境的美妙結合。以上兩個例子,都代表了人類從生物多樣性這一主題下引申出來的智慧與思考。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為藝術表達提供了創作源泉。從繪製植物上看,在雲南著名中國植物畫第一人曾孝濂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科學性與藝術審美性,在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創作的竹子中能看見客觀形象經意象處理,最終通過技術加工物化為典型的藝術形象。
 
    李季先生分享了攝影工作中關於自然與人的所見所聞。並在講解中談到當下對文明的定義應該是『人類是應該尊重各種生命的存在,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李季用攝影工作中極力尊重野生動物的生活,他也用實際行動來號召社會尊重大自然。
 

中國著名藝術家姚鍾華先生進行致辭。(供圖)
 
    最後聶榮慶館長在座談會提到藝術的定義逐漸擴大,並發現藝術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大自然。這一視角融合了情感體驗與科學研究,並給觀眾帶來靈魂層面的感動。
 
    從三位先生的交流分享中認識到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是緊密相連。兩種角度相互的解釋,以藝術文化表達的角度讓人們再次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對世界的重要性,也使得藝術文化得以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再豐富、再發展。通過此次座談會,以生態與藝術角度學習思考,以學術化的內容,讓環保意識在社會中得以普及。(李艷娟)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