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廣東打造升級版

2017-03-16
来源:香港商报

清远清新区格桑花种植基地——休闲旅游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1978年,廣州芳村在全國率先放開河鮮、蔬菜、塘魚價格,由此開啟了全省改革的序幕。可以說,廣東的改革是從農業領域開始的。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廣東作為農業大省,再一次站在了改革的潮頭上。廣東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表示,廣東將打造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升級版,讓農業釋放出來的能量再一次耀眼發光,形成新時期「希望的田野」。香港商報記者 徐紅 余文蓮

  調整優化「六大結構」補齊農業「短板」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年一號文件的核心。鄭偉儀表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頭緒多、任務重,必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紮實推進。廣東將以提高供給質量效率、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重點從抓好結構調整、綠色發展、主體培育、創新驅動、質量安全、產業融合、載體建設、深化改革八個方面的工作,進一步把工作重心轉到供給側。

  具體而言,將加快實現從需求管理為主向供給管理為主、從突出抓總量向突出抓結構的轉變,突出農業結構調整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兩大任務」,調整優化農業的要素、產品、技術、產業、區域、主體「六大結構」,重構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三大體系」,使農業供需關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的平衡。

  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廣東農業結構調整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仍是目前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短板」。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費結構已從生存型轉向發展型、享受型,但農產品供給結構還未跟上市場變化,存在供需錯配問題,提升供給質量效率的要求十分迫切。為此,廣東提出,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品質結構,推進質量興農,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滿足多層次、高質量、個性化需求。

  同時,通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推動資源要素優化重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農業功能多元拓展,促進生產向優勢區集中。調整優化技術結構和經營結構,調整傳統技術路徑,大力發展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環境友好的新技術新模式,多元化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多路徑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湛江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推進產業融合試點示範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業綜合效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徑。今年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將其列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任務之一。廣東把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擺在重要位置,著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在融合發展方面,農業公園創建是廣東農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大亮點。

  2016年,廣東扶持創建了10個農業公園,并在全國率先印發了《廣東農業公園評定標準及申報創建評價體系(試行)》。目前首批10個廣東農業公園中已有8個建成開園,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據統計,2017年春節假期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次,創造產值超過5000萬元。

  以佛山市為例,該市首批10個農業公園年產值11億元,折合農地產出率每年每畝6.6萬元,如寶苞農場評上了農業公園后,門票收入增長了40%,大力促進了農業增效。

  農業公園的建設還增加了農民收入,全市首批農業公園吸納農村就業人口9383人,帶動就業農民年人均增收8419元。「農業公園實現了生態優先,生產優化,生活優質,生命健康,是農業轉型升級的典型。可以看到,通過產業融合,農業釋放出來的能量,再一次耀眼發光。」鄭偉儀認為,過去,農業滿足的是生存需求。如今,農業向更高水平延伸,成了「希望的田野上」的升級版。

  此外,今年廣東繼續推進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加大力度扶持5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加快創建工作,打造融合發展亮點。

  圍繞創建國家農業電子商務試點省,廣東正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通過加快建設一批農產品現代物流園區及農產品電商示範縣鎮(點),在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直配、品牌農產品社區宅配、區域特色農產品電商體驗館、農產品電商標準化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

  支持發展「三品一標」 保障農產品質量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提高安全優質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是廣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目標取向。為此,廣東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戰略,認證和開發一批「三品一標」產品,探索建立「三品一標」獎補機制。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強調,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健康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推進農產品商標註冊便利化,強化品牌保護。

  近年來,廣東農業走上了一條由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質」的需求轉變的路子。全省「三品一標」企業及產品明顯增加,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發展態勢良好,有力地推動了全省農產品品牌化發展,切實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數據顯示,該省有效期內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數1741個,產品數1710個;健康食品企業367家,產品總數745個;有機農產品企業26家,有機農產品87個;健康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生產總量近216萬噸,監測面積16.3萬公頃。全省已建立無公害基地面積10.6萬公頃,19個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6個縣創建全國健康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面積近70多萬畝。

  鄭偉儀認為,「三品一標」推行標準化生產和規範化管理,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控制和全程監管落實到農產品生產經營環節,有利於實現「產」「管」并舉,從生產過程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為此,廣東省農業廳一直把加強監管作為確保「三品一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大了監管工作力度,突出抓好「三品一標」產品的規範化管理。該廳不斷加強健康食品年檢和產品質量的市場抽查工作。去年累計年檢企業172家,完成「三品一標」產品質量抽查檢測246個,產品抽檢合格率在98%以上。

  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的任務重、壓力大,是農業部門肩負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鄭偉儀表示,廣東推動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加快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努力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同時,狠抓溯源體系建設,推動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三品一標」農產品率先實現可追溯。

  「十大行動計劃」推進廣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 種植業結構調整行動計劃

  按「穩糧優經、提升園藝、豐富特產、擴大冬種」的思路,統籌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努力將糧食產能穩定在1300萬噸以上,加快發展嶺南水果、花卉、特色蔬菜、南藥、茶葉等優勢特色產業。

  2 畜牧業結構調整行動計劃

  以「減豬穩雞、發展牛羊」為方向,根據環境容量和污染防治要求,逐步調減中小規模生豬養殖場,鼓勵建立省外保障供給基地,力爭用10年時間全省省內調減生豬年出欄量1000萬頭,大力發展草地畜牧業和特色優質畜牧業。

  3 雷州半島農業現代化行動計劃

  制定和實施雷州半島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重點建設雷州半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示範核心區和徐聞、廉江、湛江農墾3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將其打造成為中國重要熱帶亞熱帶水果與蔬菜、南菜北運生產基地。

  4 農業競爭力提升行動計劃

  加強省級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20個省級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建設,認定一批省級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健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到2020年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6%以上。

  5 現代種業創新行動計劃

  圍繞建設現代種業強省目標,全面實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業創新平臺建設、種業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種業龍頭企業培育、種子生產保障能力強化、「互聯網+」現代種業拓展等十大專項行動。

  6 農產品質量品牌提升行動計劃

  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加快培育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的農業品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努力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情。

  7 農產品產加銷融合示範行動計劃

  多元化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力爭2020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000家、上市龍頭企業達到100家,多路徑提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電商、休閒農業。

  8 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行動計劃

  堅持點面結合,紮實推進「四區三園一平臺」(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粵臺農業合作平臺)多類型現代農業載體建設,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9 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計劃

  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控害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畜禽規模養殖場廢棄物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分別達到40%、75%、80%。加強環境突出問題治理。

  10 深化農業農村基礎性改革行動計劃

  紮實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研究出臺全省細化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和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改革,加強農村金融保險創新,構建全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等。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