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王一帆:小小鼻煙壺內有乾坤

2019-05-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蘇偉 報導:在深圳「文博會」上,記者與老朋友深圳著名內畫大師非遺繼承人王一帆老師不期而遇,他說,這次參展代表深圳市羅湖區及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參加的,他還把非遺進校園他教的學生深圳市羅湖區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內畫社團」的孩子們也帶到了文博會現場,目的是讓更多的小朋友們親身感受到內畫之美和讓非遺產品「活化」起來。讓非遺從生活開始從每個人認識瞭解開始從而得到傳承,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天他們的展位前都是人山人海,有家長帶孩子來的,也有學校組織同學們來參觀學習的,更有一些外國友人對內畫的神奇,驚歎不已,紛紛拿出手機拍照並購買。

 
  不忘初衷感恩恩師
 
 
  據王一帆老師介紹,當下收藏界開始走起小眾路線,越是少有人知的藏品估價越高,例如鼻煙壺就成為了新寵,連馬未都老師也成為粉絲,因為它的收藏價值不在於它的材質,而是其上的畫作(即內畫)。一隻內畫鼻煙壺若是出自名家之手,儘管普通玻璃材質也可價格千萬,否則就算玉石翡翠為材質也鮮有人問津。
 
  王一帆出生於「內畫之鄉」河北文安,他自小對「內畫」耳濡目染,並師承「內畫泰斗」王習三老先生。他介紹,「鼻煙壺內畫」始自明末清初,自清朝乾隆時期最盛,「『內畫』藝術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流派。在『內畫』剛興起的時候,繪畫主要採用的中國傳統繪畫技巧,主要依靠毛筆勾線點染」。深圳內畫已經吸收了多個流派的特點,色彩逼真,墨色典雅。裝有十幾根勾筆的錦盒、數個水晶無色鼻煙壺、五顏六色的調色板,一張工整的幾案,構成了王一帆老師做「內畫」的全部。「可別小看這小小的勾筆,做畫全靠它,當年學徒都是從做繪畫工具開始,而且,這些工具都是不外傳的。」王一帆介紹說。
 
  在深圳堅持內畫創作27年
 
 
  說起「衡水內畫」輾轉「遷徙」至深圳的過程,1992年,王一帆應邀南下深圳錦繡中華傳播內畫藝術,從此紮根深圳。為了傳承內畫技藝,他放棄了經商的機會,開始潛心做畫。在繼承王習三內畫創作技法的基礎上,第四代傳人王一帆還融入了新的表達方式,繪製出了更多新穎的肖像、動物、名畫系列。此後,除了兒子、女兒繼承家學,一批批來自海內外的年輕人也拜在他的門下,如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儼然一個內畫藝術家「聯合國」。至此,內畫藝術在深圳有了一席之地,不僅被列入深圳羅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一帆也成為該行業的領軍人物。
 
  沒有哪件藝術品如內畫鼻煙壺一般,小小一樽,誕生時間只有兩百多年,卻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體積雖小,卻能容納整個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仍然是盈盈一手間。「目前記載最早的內畫應是1816年甘桓文的作品,它的產生起源於畫鼻煙壺。」王一帆表示,內畫藝術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是在鼻煙壺內壁採用特製的變形細筆反向繪畫,有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各種題材。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手繪製精妙入微的畫面,此乃鬼斧神工之作,如若不是親眼看見,我們很難想像萬丈江山,就藏納在這不及巴掌大的鼻煙壺中。崇山依舊險峻挺拔,松柏依舊蔥蘢,尺寸的收縮,絲毫沒有影響本應大筆鋪張的國畫之美。王一帆的神妙筆作,將水墨畫、山河圖的精神意境全部繪製於這個盈寸天地之中。
 
  多年來,王一帆創作作品無數,題材各樣。談及他最心愛的作品,當屬大尺幅的《富春山居圖》和八件套的《清明上河圖》,「對內畫藝術而言,最大和最小的作品難度最大。這兩套作品獲獎無數,是我花費幾個月的時間,抱在手裏,不眠不休,日夜精製的嘔心瀝血之作。」王一帆說。
 
  創作內畫,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之處是有限的空間以及需要反手作畫,這也是每一個內畫藝術家面臨的主要難題所在。所謂「不冤不樂」,王一帆認為,最難的地方也是最有樂趣之所在,「創作內畫時,需要在這盈寸天地間做到手指和筆桿揮灑自如,巧妙構思要和自然水晶包體的融合到位,巧奪天工天人合一作品才能孕育而生,這極其考驗一個人的耐性和藝術天賦。一手執壺,一手作畫,作畫時需要在壺內反手描繪,如此,才能讓人們在外部看到正面的畫像結構。」王一帆說:「諸多限制,對於一個內畫家而言,如若沒有做到心中有畫,沒有對畫筆有精準的把控,能在分毫之間,擁有此掌上精華,可真是難上加難。因此,內畫藝術的精髓在於反復的練習,把技術和藝術吃透,在心中做到真正的『內化』,才能成就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內畫是中國傳統的特有工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並非廣為人知。王一帆多年來傳承非遺藝術。鼻煙壺內畫的製作,一般是在水晶壺或素玻璃壺內,用特製的細筆,蘸取少許墨汁顏料,從小口中深入瓶中,反手作畫。創作內畫,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之處是有限的空間以及需要反手作畫,這也是每一個內畫師面臨的主要難題所在。創作內畫時,王一帆老師需要在這盈寸天地間做到手指和筆桿揮灑自如,對於一個內畫師而言,如若沒有做到心中有畫,沒有對畫筆有精準的把控,能在分毫之間,擁有此掌上精華,可真是「難於上青天」。每一份收穫背後,都有過漫長且異於常人的付出,這每一份付出,都源於對夢想的執著。藝術是一條少有人走的道路,艱難險阻,其議紛紛,成功的藝術家無不是被孤獨滋養,長時間處在一個人的孤獨中度過,深夜與自己對話,反復練習,研究藝術。
 
  一生做好一件事
 
  王一帆老師幾乎去遍了中國各個城市,喜歡登高遠眺,在大自然鬼斧神工下汲取創作靈感,走遍大街小巷,品地道美食,感悟生活,在創作中增添生活元素。一路專研學習,追尋內心的世外桃源之地。真正經過歲月洗禮沉澱過的藝術家,其人格魅力是無窮的。王一帆老師博學多才,為人幽默風趣,除了內畫工藝一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謂「活到老學到老」,他說:每天堅持練琴,希望自己能夠在音樂造詣得到提高。和真正的藝術家交流,是賞心悅目,是充滿樂趣,似一本供年輕人品讀的《百科全書》。他人評價,王一帆老師為人就如他筆下內畫作品,大則,運筆瀟灑用墨潑辣意韻深邃而渾然現天趣的潑墨山水;小則精勾細琢;用筆用墨從不拖泥帶水的人物畫。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也和一個君子的做人一樣能大能小,有所謂君子者,必英雄也;能伸能曲,能剛能柔,可謂畫如其人,一帆先生的內畫作品,就是對他性格和藝術造詣最好的闡釋。作為非遺傳人,除了要經得起歲月的打磨,擁有獨門絕技,還需秉承「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信念。內畫藝術家王一帆便是如此。」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