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时政要闻

農業產值過萬億的山東如何藏糧於技?

2021-02-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2020年,山東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190.6億元,成為全國首個突破萬億元大關的省份:被稱為“魯大壯”的山東,利用全國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產了全國8%的糧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以及13%的水產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背景下,聚光燈下的“魯大壯”將提供怎樣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如何引領新的農業農村發展路徑;特別是山東將如何在資訊化潮流中,利用科技為農業發展賦能,成為了矚目的焦點。2月2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兆輝答本報記者提問時闡述了山東如何“藏糧於技”。
 

發佈會現場
 
    發佈會上,山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和農村廳廳長李希信表示,2020年,山東全省糧食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總產達到1089.4億斤,比上年增加18億斤,占全國增量的16%,連續7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山東成為全國首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的省份,標誌著山東省農業經濟總體實力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3.6%,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也高於山東省其他產業投資水準;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753元,城鄉居民收入之比不斷縮小,“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占全國十分之一;農產品加工產值達3.5萬億元左右,占全國近六分之一;農副產品出口交貨值達1300億元,占全國近四分之一。”李希信表示,山東農業大省地位由此更加鞏固。
 
    對於山東農業在去年頂住疫情影響取得良好成績,李希信表示,此得益於山東省強化農田基礎建設、強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強化產業發展載體建設、強化品質品牌提升以及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六個方面扎實的工作。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本報記者注意到,對於未來農業發展,山東瞄準了科技這一生產力。李希信表示,山東通過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對接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規劃,創新糧食生產激勵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和獎勵力度;同時,山東提出加快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思路,啟動核心種源和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案,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打好種業翻身仗;支援種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新型研發平臺,打造國內領先的協同創新育種平臺。
 
    在“十四五”期間,山東將如何發揮好農業科技創新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的作用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兆輝就此問題回答了本報記者提問。
 
    劉兆輝:按照山東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重點任務和舉措”的部署安排,我院“十四五”期間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實施“三個突破”戰略,建設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型齊魯樣板。去年開始在全省最具代表性的沿海發達區域的招遠,革命老區沂蒙山區的費縣和魯西南的鄆城三個縣,集中全院人才、專案、成果等優勢資源打造整縣域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型齊魯樣板。向三個示範縣市選派300人科技人員常駐,投資3億以上,打造30個單體示範樣板,農民收入增加50%以上,建成“翅膀論”的實踐基地。形成一系列以“農業科技創新”為特點的可複製、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模式。
 
    實施種子和耕地攻堅工程,為鄉村振興提供良種和良法。圍繞種子“卡脖子”技術、耕地品質提升和可持續生產關鍵技術,啟動實施種子和耕地攻堅工程,培育出突破性種子20個以上,主推技術100項以上,為確保山東省糧食總產穩定在千億斤以上提供支撐。
 
    強化現代農業科技攻關,為鄉村振興提供智慧農機裝備。堅持“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加強智慧化、複合型農業機械核心部件和產品的研發,為特種作物、特殊地形、特殊環境(比如設施農業),提供全產業、全程智慧化農機裝備,助力農業產業高品質發展。
 
    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為產業振興提供全鏈條技術支撐。在農業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或政府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100處以上,為農業產業提供全鏈條整套性技術支撐,培育像煙臺蘋果、壽光蔬菜等百億級、千億級農業產業集群。
 
    構建全省一體化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技術服務。建好山東省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以及16處分中心、50個縣域工作站,聯合16地市農科院,也是我們的分院,構建全省一體化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推廣服務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零距離、全天候技術服務。(孫珂 侯寶之)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