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商报专稿

福州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生態園林城市

2016-03-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杰報道:“福州園林發展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總目標,打造宜居宜業、文明生態的新福州。”9日,福州市園林局總工程師林誠在福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如是表示。

  根據2013年全國普查數據顯示,福州森林覆蓋率55.3%,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福州建成區綠地率為 39.2%,綠化覆蓋率為42.7%,人均公園綠地12.8平方;與全國31個省會、直轄市園林綠化指標相比,綠地率排名第5位,綠化覆蓋率排名第13 位,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排名第6位,綠化整體水平位列全國中上水平。 林誠表示,福州未來將根據“國家森林城市”、“海綿城市”及“綠城、花城、水城”建設要求,大力推進園林綠化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園林文化品味,削弱城市熱島效應。

  近年來福州城市園林綠化突出傳承好閩都山水文脈。加強對歷史遺跡點、名園、古樹名木等遺址遺跡保護的同時,通過挖掘、恢復古代文化內 涵,真正實現對文脈的活態保護。鼓樓區黎明湖、臺江的南公園、倉山江心公園;以及以公園為載體的文化活動,如西湖菊展、于山蘭花展、烏山花會,已經成為福 州一些市民的生活印記。

  2月16日,福州市市長楊益民在福州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去年福州完成造林綠化13.22萬畝,建成開放飛鳳山奧體公 園、金雞山棧道等10個城市休閑空間,新建40公

  里綠道,新增391萬平方米城市公共綠地。基本完成飛鳳河、臺嶼河等7條內河整治,實現左海與西湖相通; 成功舉辦中國生態文明論壇福州年會,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市建設技術評估和省級森林城市檢查驗收,福州市空氣質量位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第6位。2016年福州將新改擴建金山公園、南公園、煙臺山公園等10個公園,新建完善城市綠道和慢行系統30公里,造林綠化8.2萬畝; 完成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加強閩江河口濕地等重要濕地以及自然保護區、沿海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積極創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

  立法濕地保護 借鑒港臺先進經驗

  濕地作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一起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生態宜居和諧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是福州生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我們要向港臺借鑒先進經驗,加強與港臺之間的合作,將福州市濕地保護工作推上新的臺階。”10日,福州市林業局局長蔡勁松在福州濕地保護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2010年全省濕地資源調查結果,福州市濕地面積20.68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包括近海與海岸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17.35萬公頃,占濕地總面積83.92%,人工濕地3.33萬公頃,占濕地總面積16.08%。目前,福州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5個、海洋保護區2個、濕地公園1個、飲用水源保護區73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個,列入國家重要濕地1塊,濕地保護面積3.05萬公頃,有效保護率達15%。各類破壞濕地行為得到有力打擊,福州濕地的生態功能得到明顯改善。2016年,福州有望完成任務濕地保護立法工作。

  “棲息于馬祖地區濕地的許多鳥類,通常白天在閩江河口覓食,夜晚飛回棲息地。”蔡勁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峽兩岸濕地間存在互動,借鑒港臺的相關經驗是今年工作的重點之一。今年福州市林業局將進一步擴大與臺灣、香港等地的合作,舉辦閩港臺野生動植物保育、濕地等學術會議,借鑒臺灣等地的濕地保護先進理念和技術,并且努力實現與臺灣、香港等地在濕地保護方面的信息共享,進一步提升濕地保護的科學水平。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