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天津 > 商报专稿

環渤海區域合作與發展黨校論壇在津舉行

2017-07-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邢寶華報道:7月20日,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環渤海區域合作”為主題的第十屆環渤海區域合作與發展黨校論壇在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舉辦。來自北京、河北、遼寧、山東、山西、內蒙、沈陽、濟南、青島、盤錦等地黨校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教師以及部分區委黨校的領導和教師共110餘人參加論壇。

  天津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校委會主任、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孫大海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區域協調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自覺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黨校系統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要求,不斷在推動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中貢獻思想力量。本屆論壇的核心目的就是認真總結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探討環渤海地區發展定位新要求和使命任務,集思廣益、啟發智慧、共享成果,整合黨校智庫研究優勢,集合紅色學府學術資源,共同推動環渤海區域合作發展取得新突破。

  中央黨校科研部副主任鄭權代表中央黨校科研部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她說,環渤海區域黨校處於共同的地理生態區域,黨校科研人堅守環渤海論壇十屆之久,表明論壇的生命力非常旺盛。目前,全國流域性、區域性論壇能夠堅持十年之久的不多,本論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機遇下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並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她還指出,環渤海區域論壇也是全國黨校系統科研協作方式的創新,流域加區域橫向的交流方式,對於推動黨校系統科研合作和智庫建設產生非常好的效果,希望這樣的論壇能夠繼續堅持下去。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在“環渤海區域合作新理念新思路”、“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區域產業合作與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政府角色與任務”等方面交流分享了許多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

  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張玉傑教授認為,設立“雄安新區”來源於首都北京建設的由頭,首都北京是根,京津冀是幹,“雄安新區”是這顆參天大樹上的一片新葉。雄安新區需要跳出河北行政區,按照生態區、經濟區、流域區、功能區的發展思路規劃和建設,定性為城市建設,打造產城一體化、宜居宜業、山水型城市風格。新區建設成功的關鍵在於創建當地“彙聚力”,借助北京“疏解力”,用好周邊“協調力”。

  天津市社聯原黨組書記李家祥教授認為,新形勢決定環渤海區域產業合作發展出現新特點,經濟發展新常態決定區域產業合作更具迫切性,國內外先進制造業發展趨勢決定區域產業合作更具高端性,“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決定區域產業合作更具有引領性,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戰略決定區域產業合作更具有創新性。因此,推進環渤海區域產業合作應在五個方面著力,即著力轉變觀念,深化合作認識;著力完善區域協調機制,推動合作務實開展;著力釋放區域合作中心區功能,借勢提升區域合作效果;著力推進開放交流,促進與其他區域互動合作;著力探索雄安新區作用,加強深化地區合作研究。

  南開大學周立群教授認為,區域合作發展出現新格局、新特點。一是中心城市由集聚向擴散轉變,其輻射帶動作用顯現。雄安、濱海、西海岸、金普四個國家級新區在新一輪的改革開放中發力。二是協同發展正在成為各地發展的內在要求,城市群內部的協同在加強,沿海城市與資源省區的合作深化。三是京津冀、山東半島、遼中南三大經濟板塊呈現新競合關系。競爭為區域發展注入了活力,合作為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在新競合關系中,新的發展理念和協同合作的體制機制在形成,“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正在被打破,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的調整優化在加快,合作發展、合作治理、合作共贏機制在形成,要素和市場主體的流動、產業布局的重構不可避免。

 

  中央黨校科研部科研協作處黃相懷處長在大會總結中表示,本屆論壇具有內容豐富、規模適度、安排周到、成效顯著等幾方面特點。大會提交的35篇會議論文更是緊扣主題,理論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經濟學與非經濟學科研究相互借鑒,黨校系統內部和外部專家學者觀點相互碰撞,互為啟發,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喜迎黨的十九大會議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的思想理論氛圍。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