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商报专稿

法国著名画家帕赫捐赠“慰安妇”题材油画

2017-12-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杜林、宋璟报道:12月12日上午,法国著名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向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捐赠他绘制的5幅“慰安妇”题材油画。

  现场,帕赫共有5幅油画捐赠给陈列馆馆藏,分别是他前不久在法国创作的大型油画《南京痛苦的嘶吼》,以及今年九、十月间到访南京时,创作的油画《地狱的眼睛》、《说“不”的女人》、《体检》,以及《南京,为和平而努力》。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执行馆长侯曙光代表陈列馆接受油画捐赠,并向帕赫颁发证书。

  “我今天早上在酒店遇到了一个日本人,向他谈起南京大屠杀。他告诉我,日本的教师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学生有这样的惨剧,甚至干脆完全不提。一个国家抱着完全否认历史的态度,在这样的状态下生活,我无法理解。”帕赫说,他在日本曾经听到侵华日军老兵接受采访,以无所谓的态度说自己强奸了两三百名妇女。帕赫觉得,他们毫无悔改之心,这样的态度令人非常痛心。“大家都知道法国和德国曾经有过战争,在我看来,德国人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来挽回自己的错误。我在亚洲看到日本这样对待历史的方式,无法理解。”

  应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邀请,帕赫于今年9月到10月在馆内进行了一个月的创作。帕赫说:“在陈列馆的一个月创作时间里,每天看到墙上‘慰安妇’的图片,看到她们痛苦的表情,心里感觉很沉重,很悲伤。那段时间,我都不会笑了。一到陈列馆,就会有一种压抑感,我觉得那是一个会让人不自觉哭泣的地方。所以,我几乎是一气呵成画了这几幅画,就是想向世界展示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性暴力罪行。”

  声援中国“慰安妇”幸存者

  帕赫表示,他之前跟很多欧洲人一样,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一无所知。三年前,一次从天津去杭州,在路过南京时,一位朋友告诉他,1937年,日军曾在这里制造大屠杀惨案,令他十分震惊。几天后,他又看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便萌生了创作南京大屠杀专题油画的念头。

  帕赫查阅了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还专程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2015年1月,他开始创作,6个月后,油画《暴行》诞生。他坦言,这是他30年绘画生涯中创作的最宏大、也是最艰难的一幅作品。

  同年12月,帕赫将《暴行》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时,纪念馆张建军馆长还为他颁发了证书。帕赫说,此次创作的油画《南京痛苦的嘶吼》和《暴行》是姊妹篇。“《暴行》反映的是日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泯灭人性的屠杀暴行,而《南京痛苦的嘶吼》反映的是数十万中国妇女在日军侵华期间惨遭蹂躏的悲惨命运。”他说,在国际社会中,韩国“慰安妇”幸存者勇敢地站起来,表达不满。而中国人的声音却相对较弱。帕赫希望:“以绘画的形式声援中国‘慰安妇’幸存者,为她们提供精神支持,为她们鸣不平。”

  油画展现日军残暴

  克里斯蒂安•帕赫生于1961年,是法国知名油画家、法国功勋和奉献联盟委员会会员,曾被法兰西学院授予法兰西骑士院士荣誉。他的作品充满法国人的浪漫情怀,被包括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内的欧洲名流收藏。

  此次捐赠的油画《南京痛苦的嘶吼》,长1.85米、宽1.49米。这幅画由三个部分组成。最先呈现在眼前的是画面下方比例较大的人物。左边的日本兵喝得醉醺醺地,想要奸污被黑色蒙眼布蒙上眼睛的中国姑娘。她的旁边是一个被武力挟持的女孩,正在无助地流泪;另一个女孩被日本兵残暴地拽住头发,拖向慰安所。画的中间是一个被日本兵强暴的女人,她面对这一切显得绝望又无能无力。远处是慰安所。透过窗户,可见女孩们在经历日本兵长期高强度的性暴力后精疲力竭……

  除《南京痛苦的嘶吼》作品外,另外四幅作品均是帕赫今年9月到访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体验一个月,绘制的油画作品。其中,《说“不”的女人》色彩明艳,尤其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与裸露的带着鲜血的女性形成鲜明对比。《体检》中,女性无助地在日本哨所外排队等待,气氛十分压抑。而《地狱的眼睛》中,受害女性的眼睛大而绝望,仿佛身在地狱之中。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