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特别报道

閩欲破繭成蝶 泉州羽翅漸開

2016-03-11
来源:香港商報

  閩欲破繭成蝶 泉州羽翅漸開

  「泉州制造2025」發力供給側改革 探路「中國制造」

  「很多人說,福建是『有福之地』、『福』字當頭,但我說,『福』來自『建』,是『建』出來的!」日前,李克強總理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福建簡稱『閩』。從字形上看,就是一隻蟲被框在里面。要向上突破、破繭成蝶,上面那一個突破『點』,就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總理對福建的兩字妙解,更是滿滿的期望,特別是泉州作為「中國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試點,承擔著探路「中國制造」的歷史使命。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在「兩會」上為「泉州制造2025」站台,「泉州產的馬桶蓋不比日本差!」他說,創新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靈魂所在,福建能否在「十三五」時期后來居上、彎道超車,主要就看能否在創新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秉持這一理念,「泉州制造2025」從供給側入手,諸多企業通過技術、產品、業態、營銷、管理等創新,正在加速實現去年總理考察泉州時所說的「培育新動能」。香港商報記者葉子田琴

  銜接新舊產能締造競爭新優勢

  作為傳統制造業大省,福建去年9%的經濟增速無疑令人欣慰,但是,尤權也指出,福建處於中低端的傳統產業增速明顯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企業普遍面臨成本上升與訂單減少、產品不好賣、利潤下滑「兩頭受壓」的情况,而高新技術產業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5個百分點左右。這一降一升,表明傳統產能的競爭力正在快速消退。對於傳統制造業大市泉州來說尤其如此。如今,居民赴海外購買的商品正從奢侈品向馬桶蓋、電飯煲、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進一步壓縮了中低端產能的市場空間。但是,傳統制造業作為依舊是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顯然不能放弃,而這正是供給側改革需要發力的重要領域,即通過轉型升級,轉換為新的發展動能。

  為確保「中國制造2025」的順利實施及尋求區域性實踐範例,泉州因為產業門類多、規模總量大,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又鑒於泉州在實施「數控一代」示範工程的顯著進展,被定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地方試點。隨后出爐的「泉州制造2025」明確了發展智能制造、提升質量品牌、發展服務型制造三個專項行動計劃。泉州,如何在接下來的「中國制造」上繼續保持它來之不易的制造業大市聲譽,一如市委書記鄭新聰所言,「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泉州作為全國著名品牌之都、重要制造業基地,經濟總量連續17年位居全省第一,占福建省的1/4強;累計擁有上市企業86家,中國馳名商標124件,中國名牌產品46項。《泉州制造2025》也指出,雖然泉州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近年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面臨嚴峻挑戰。如: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附加價值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工藝裝備落后;受電商冲擊、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企業利潤下滑;科教資源匱乏,公共平台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泉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開展「支持企業全方位創新」行動,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并抓住時機率先在全省實施「數控一代」示範工程試點,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工程積極推動。以「中國智造」審視中國制造2025,實際上包括兩個重大方向,一個是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的研發制造,一個是制造過程智能化。泉州著力實施的數控一代示範工程,就是要在泉州讓這兩個方向完美交融。

  「泉州制造2025」展示中心,展示著琳瑯滿目的「泉州造」本地數控智能機器人產品,運用領域涵蓋了食品、鞋服、輕紡、陶瓷、衛浴等20多個行業。「數控一代」機械產品相當於在機器里安裝了一個「大腦」,通過提升裝備技術性能和附加價值,實現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智能制造裝備制造業的快速崛起,極大提升了傳統產業的供給質量,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福建華峰紡織新材料投入科研資金超億元,在全球擁有超過120人的設計與開發團隊,擁有國內外專利50多項,通過創新帶動工藝和技術不斷升級,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獲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鞋類運動品牌(阿迪達斯、NB、耐克)認證的面料供應商,產品訂單已排到2017年后,其中自主知識產權產品Haptic簽約訂單排到2020年。

  搶機「互聯網+」推動全產業鏈升級

  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一是提升消費品品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二是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三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對此,尤權說,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拖不得、等不起。「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我省企業呈現出『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象,大部分發展比較好的企業,都是比較早地、主動地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加快實施了產業轉型升級;反之,那些跟不上市場需求變化、缺乏創新能力的企業,就會遇到比較大的困難,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針對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實際狀况,我們在推進轉型升級中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特別是深入推進我省『制造2025』、『互聯網+』等行動計劃,下更大力氣去『抓龍頭、搭平台、鑄鏈條、建集群』。」

  在新一輪工業革命大潮中,制造業正發生深刻變革,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制造技術對制造業產生巨大冲擊。面臨這一局勢,擁有傳統優勢產業的泉州制造業應如何應對?如何推進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品牌之都」如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將「泉州制造」推向國際市場?作為泉州市制造業發展的十年戰略性規劃,《泉州制造2025》針對上述問題逐一提出解決方案,為泉州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勾勒了清晰的發展藍圖。率先推動「四個轉變」,即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低質低效生產向質量品牌轉變,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從資源消耗型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按照「產業共生、協同創新、智能制造、品牌升級、服務增值」的發展思路,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促進泉州制造業的轉型提升。

  著重實施四大戰略任務,提升九大產業集群,推動泉州紡織服裝、制鞋、機械裝備等九大產業向產業中高端、定制化規模生產轉型,邁向先進制造;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通過「政、產、學、研、金」相結合協同創新,建設公共創新平台,支持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開發標誌性重大產品,重塑泉州制造業的競爭優勢等。其中一大亮點,泉州提出建設「泉州雲制造平台」構想,將融合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技術,以及雲計算、物聯網、信息服務等技術,將各類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虛擬化和服務化,把資金流、信息化、物流、服務流統一構成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池,通過大數據分析快速調整供應鏈,開展有客戶參與設計的定制化生產,大幅度地提高經濟效益。鄭新聰要求,要抓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推動制造企業服務化,培育專、精服務新業態,集聚資源扶持本土垂直、全產業鏈、移動互聯網電商企業,增強區域產業電子商務話語權。尤權說,「互聯網+」時代是一個顛覆的時代,行業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在科技、信息的廣泛運用以及資本的大力推動下,企業創新需要花費的時間大幅減少,成功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過去我們去商場買東西,現在我們在互聯網上買東西;過去我們路邊打的,現在我們用手機軟件叫車;過去我們講「百年老店」,現在不少企業從創立到市值巨大所用的時間也不長。泉州的品尚電商,在國內首創「B2B鞋服產業鏈電子交易+P2P互聯網金融支持平台+徵信」模式,打造面向鞋服產業鏈的垂直電商平台,截至2015年底已經完成880億元的交易額,成功重構了整個鞋服產業鏈的交易生態。尤權說,事實證明,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為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