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本地新闻

綿陽遊仙:創新驅動綠色崛起

2017-07-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遊仙城市, 半城山色半城湖【劉華偉攝】

  【香港商報網訊】7月10日,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組部、團中央博士服務團主辦的“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綿陽生態文明建設高層研討會”將在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舉行。屆時,100餘位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和企業家將出席研討會,並為綿陽的生態文明建設獻計出力。

  專家齊聚遊仙。這看似偶然的背後,是該區致力綠色發展的情懷和擔當。

  作為聯合國工發組織在中國西部唯一授牌的綠色產業示范區,遊仙用環保為生態護航,生態為文明打底,走“創新驅動綠色崛起”之路。截至2016年,該區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15個,生態村(社區)182個、生態家園示范戶55971戶,並順利通過了四川省生態區建設技術評估。

  一條獨具特色的環保生態發展新路伸向遠方……

  農業生態旅遊【 魏清龍攝】

  政策推進、執法保障、社會參與,“三大體系”形成強大合力

  6月16日,遊仙區環境保護約談會現場氣氛嚴肅。繼遊仙區環境保護工作大會暨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推進會後,遊仙區委、區政府、區紀委召集區環保、住建、水務、農業等部門,就相關責任單位和鄉鎮的環保問題進行約談,接受約談者為此感到“手心冒汗”。

  “環保問題無小事,生態建設無窮期。要堅持生態建設與汙染治理相結合,探索完善生態環境考核獎懲、生態補償、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等新機制,才能實現綠色發展、永續發展。”遊仙區委書記江彬對此認識清醒。

  該區專門成立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生態區建設領導小組,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全面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離任生態環境審計。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生態環境保護和重點企業汙染治理進行執法督查和視察,並進行跟蹤監督。區環保、水務、林業、城管執法等職能部門按責任分工,在汙染源監測控制、土地資源保護、農資市場監管、森林資源管理等方面加大執法力度。區紀委監察局對環保重點項目進行點題監察,區目督辦不定期開展督查督辦,確保環保生態建設有序推進。

  遊仙地處四川黃金旅遊九環線和川陝三國精品旅遊線路上的重要節點,是中國(綿陽)科技城主城區,具有交通便捷、商貿繁榮等多種優勢,也存在土地資源匱乏、發展空間不足等問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遊仙區第六次黨代會上,新一屆區委提出了建設生態遊仙、活力遊仙、法治遊仙、信義遊仙、幸福遊仙的“五個遊仙”發展藍圖,生態綠色成為遊仙發展的底色。

  一直以來,全國各地都面臨一道難題。農村環保監管能力十分薄弱,鄉鎮既無環保機構,也無人員、經費,一些地方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根本無法落實。

  遊仙區首先在三個中心集鎮成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所,作為區環保局派出機構,後又在各鄉鎮(街道)設置環保辦公室,調劑與工作相配套的人員編制,將辦公及人員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

  與此同步,一張“社會參與體系”網絡逐步形成。從2014年開始,遊仙區被水利部確定為“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市)”,首次在綿陽市推行“河長制”。除政府部門的專業“河長”外,遊仙區利用公益性崗位按照流域招聘20名巡河員構成水生態保護的末端,守護轄區55條河流的生態安全,促進了轄區水質的改善。

  生態家園、生態產業、生態文化,“三大工程”探索發展新路

  “你看,我的農場依山傍水,不但沒有汙染環境還美化了環境!”7月4日,遊仙區柏林鎮“潤沁春”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范園的種植大戶黃昭強,望著自家長勢良好的葡萄園高興得合不攏嘴。將養殖和種植結合起來,形成閉合的“畜(禽)——沼——果”立體化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給許多像黃昭強一樣的村民帶來了“甜蜜生活”。

  立體化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只是生態家園工程的亮點之一。遊仙區圍繞“資源開發利用合理、基礎設施完善、人民生態意識濃厚、生態功能完善”目標,在公路沿線實施“綠帶工程”,在城區實施“綠肺工程”,在鎮鄉實施“擁翠工程”,在農村實施“百村綠色家園工程”,推出農村“一站式”服務試點、農村生態文明“清潔四園(源)”建設等自主創新改革,實現了源頭生態優化與增收致富“雙贏”。目前,通過推動畜禽養殖企業與種植企業“聯姻”,遊仙累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69個、綠色農產品5個、地理標志產品1個。

  產業互動,融合發展。該區依托富樂花鄉、國際蘭花主題公園、國際月季園等綠色資源,以鄉村旅遊環線為支撐,打造三條精品旅遊線路和“七朵仙花”旅遊品牌,倡導綠色消費,讓農村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與此同時,綿陽首個循環經濟產業園順利落戶遊仙。保和富山是遊仙循環經濟產業園的龍頭企業,依托該企業生產的高純度銅,先後引進了泰越線纜項目和20萬噸陽極板等項目,讓廢舊銅得到了再生利用,實現了產業的循環升級。

  近年來,遊仙區把提高“環保門檻”作為保護環境的第一要務,按照生態立區的發展理念,實行“企業上馬先蓋綠章”的環保政策。通過貸款貼息,應急轉貸,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等相關政策,引導現有企業科技創新,節能減排,最大程度避免工業企業對人居環境的影響。此外,還督促企業建立環保機構,實行制度上牆,完善環境汙染事件應急預案,把發生汙染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6月5日-6日,遊仙區開展“碧水藍天生態遊仙”——芙蓉溪-魏城河流域環境教育行動,並舉行了“漂浮垃圾不出鄉”研討會,近千名環保志願者參加活動。通過抓學校生態教育、社會生態教育,該區群眾生態環保意識普遍提高,生態文化成為遊仙加快發展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產業發展、治理有效、文明提升,“三大效應”釋放生態紅利

  年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8天;

  全區森林覆蓋率28.71%,城市綠地率28%;

  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完善環保管理機制、推進水環境治理、建設森林城市、實施節能減排、秸稈禁燒……一系列環保組合拳,換來了遊仙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新氣象。

  生態產業快速發展。全區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0家,擁有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21個“遊仙造”農業品牌,成功打造出萬鴻生態園賞花節、朝越藍莓采摘節系列農業觀光旅遊節慶活動品牌,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三農”工作先進區。與此同時,該區加快工業經濟向開發區集聚步伐,建成環保、光電、電梯等五大產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入駐節能環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戶,獲評“四川最具投資價值產業園區”“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園區”、“四川省模范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

  生態治理成效顯著。農村面源汙染有效控制,累計建成沼氣池8萬多口,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3.78%,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達86.46%。工業汙染物排放強度大幅下降,工業企業汙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100%,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99%,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71%。

  生態文明大幅提升。通過集體發力,綜合施策,遊仙人民群眾的生態意識和生態文明素質明顯提高,“參與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安全、杜絕人為破壞、建設美好家園”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目前,全區公眾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認知率達96.6%,對環境現狀的滿意率達98.4%。

  好制度換來好環境,好環境催生好生態,好生態釋放大紅利。2016年,遊仙區實現區屬地區生產總值(GDP)181.88億元、增速8.5%,區屬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6%,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3.71億元、增速15.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76億元、增速9.1%,四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市第一。今年一季度,該區實現“兩新”產業規模總產值60.5億元,同比增長23.8%,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4%,並成功創建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區)”。

  梅超 葛永坤

[责任编辑:潘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