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地方产业

綿陽游仙區傾力扶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2019-01-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改革開放以來,綿陽市游仙區民營經濟櫛風沐雨,以拚搏的姿態登上歷史大舞臺,民營經濟已完成從“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的飛躍,成為推動遊仙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018年是興事發集團董事長鄧德萬在游仙創業的第25個年頭,這個與遊仙幾乎同一時間創業的企業,也是該區民營經濟發展的縮影。
 
  25年前,只有一個幾人組成的年輕團隊和一腔熱情的鄧德萬,憑藉前十年積累的資產,創辦卷閘門廠,歷經25年發展,如今員工達到2800餘人,年產值超20億元。“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可能只是一個生產隊長。”鄧德萬感慨道。他用了25年時間,將興事發做成了綿陽的一張名片。
 
  銅鑫銅業是保和富山再生資源公司首個再生資源企業,也是開發區建立以來首個開工、竣工的企業。投資8億元,以廢舊銅為原料,生產再生銅杆。“去年企業實現產值80億元,稅收3.86億元!今年公司的奮鬥目標是產值100億元,稅收4.23億元。我們有信心完成這個目標!”企業負責人驕傲地說。
 
  綿陽游仙區,1993年建區,在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的不斷壯大下,遊仙堅持優先發展工業,先後培育出東材科技、雅化民爆、開元磁材、太極製藥4個西南最大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出金太陽飼料、興事發門窗、豐泰包裝等4個“中國馳名商標”,形成了節能環保、新材料及電子信息、機械和汽車零部件、食品醫藥四大優勢產業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
 
  隨著中央、省市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政策的出臺,遊仙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思路明確,路徑清晰。
 
 
  以軍民融合發展為路徑,為民營企業“降門檻”。游仙區利用轄區優勢軍工資源,將“軍民融合戰略”列為“四大興區”戰略之首,出臺了《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成功孵化軍民融合企業51家;全力推動《計劃》落實,搭建“軍工科研技術轉民、民企參軍”互通互融平臺,組建院士(專家)工作站、扶持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建立軍民融合職業培訓學院,幫助民營企業主動開拓軍品市場,促進軍用技術市場化開發。
 
  以產業項目為支撐,為民間資本“找出路”。2018年,游仙區深入實施“項目突破年”,前10個月,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411億元,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11.4%。接續這一良好發展勢頭,游仙區緊跟產業轉移大趨勢,用好招商引智大聯盟,圍繞軍民融合、智能製造等主導產業,實行“點對點”精準配套招商、補鏈招商、延鏈招商,為民間資本找到更多更好的投資渠道。
 
  以園區建設為載體,提高高新技術產業聚合度。產業園區一直是遊仙經濟增長的策源地。去年,該區啟動了軍民融合智能製造產業園區建設,力爭完成投資23.5億元。目前,遊仙正全力按照“一年骨架、兩年成型、三年示範”總目標,快速推進園區公路骨幹和工匠創意中心、企業加速器、統建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明年企業入駐園區,為遊仙發展注入新動力。
 
  據瞭解,2017年游仙區實現GDP219.54億元、工業總產值181.23億元、農業總產值88.7億元、社消零總額88.7億元。截至2018年11月末,全區民營企業數量已達5935戶,新增民營企業註冊1013戶;全區規上企業121戶,規上工業總產值預計突破500億元,其中民營企業總產值為500億元。1-10月,遊仙縣域經濟總量全省按類區排名同比上昇4位。民營經濟已成為遊仙經濟發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以優質服務為保障,搭建創業人才“連心橋”。游仙區出臺了《鼓勵人才創新創業八條扶持政策》,設立每年1000萬元的人才獎勵專項資金。同時,重點抓好綿陽市《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有關政策兌現落實,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專門抓各項優惠政策兌現落實,為轄區民營企業送上“大禮包”,真正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張麗 張寶杉  杜暢 李健)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