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地市简讯

遂川縣高坪鎮兩位女村民撐起脫貧攻堅半邊天

2017-05-19
来源:江南都市報

  遂川縣高坪鎮位于縣城西南部,與兩省(江西、湖南)三縣(遂川、上猶、桂東)交界,離縣城70多公里,山多田少,人多且分散。如何讓大山里的山珍搭上電子商務“快車”,走出大山銷出好價格?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深入高坪鎮桃洞村、車下村,探訪農村電商平臺悄然改變傳統銷售方式,幫助村民增收,脫貧致富。

  蹲點日記一:脫貧引路人

  時間: 5月17日

  地點: 高坪鎮車下村

  人物: 女支書張冬梅

  張冬梅在電商服務站。

  昔日輟學女娃如今帶領村民創業

  5月17日上午,張冬梅正在高坪鎮對創業人員做宣講,個子不高,說話語速較快,給人很干練的感覺。臺下聽宣講的人夸贊道:“她現在可是身價500萬元的老板,了不起。”

  張冬梅因家境貧寒輟學后,做過一段時間代課老師。2006年3月,她把鎮上一棟新房低價賣掉,籌資30余萬元買下了一塊近1500平方米的土地,蓋起了幼兒園,開始了創業之路。

  2011年11月,張冬梅被推舉為車下村首位女村支書。她自掏腰包帶隊去外地考察致富項目和市場,最終認定發展種植業是一條致富的路子。

  “當時我提出要成立油茶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以土地和資金加入合作社。”張冬梅的這一想法起初被很多人不理解,村民都覺得不靠譜,不愿拿出土地種油茶,更不愿意出錢入股。甚至有人質疑她在打村民的歪主意。

  “村民認為出錢入股有風險,那我就投資租種他們的土地,讓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紅。”張冬梅說,這樣村民才紛紛加入合作社,并一次性吸納了21戶農戶成立高坪鎮第一家油茶專業合作社。

  2013年,張冬梅成立了遂川縣四季春茶葉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茶林從無到有,現在發展到500多畝規模,同年還創辦了集油茶茶葉種植、銷售、加工、觀光為一體的遂川縣馨香家庭農場。

  幫助80多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產業規模擴大,農產品銷路成了一大問題,2015年10月,張冬梅把郵樂購、農村e郵扶貧引進村里,僅2015年冬季,就銷售了價值近50萬元的籠藏米馃,近1萬公斤的茶油以及貧困戶的花椒油、土雞蛋、土辣椒干、土筍干、野生蜂蜜等優質農特產品,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

  2016年,張冬梅又創辦生態農業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農場+基地+農戶+電商”的模式,促進貧困戶脫貧。

  目前,張冬梅直接或間接帶動全村600多名村民務工就業,幫助80多戶貧困戶脫貧增收。為了讓老百姓長期有事情做,張冬梅投資300多萬元,建起了標準化生產廠房,當地的春茶、夏粽、秋油、冬果實現不斷檔銷售,僅2016年,線上線下農副產品銷售額就達到了500多萬元。

  蹲點日記二:致富好幫手

  時間: 5月18日

  地點: 高坪鎮桃洞村

  人物: 農村e郵負責人曹小英

  曹小英準備將打包好的粽子發送出去。

  她讓農家粽子遠銷全國各地

  5月18日中午,記者來到農村e郵桃洞村電商服務站時,負責人曹小英正在打包十多箱粽子。“都是這兩天網上下單訂的貨,馬上要發出去。”曹小英說,她這粽子都是用高山大米做的,品種豐富,加上食材講究、綠色環保,一經推出就熱銷。

  記者看到,這些打包好的粽子銷售目的地北至北京、山東,南達海南、云南,幾乎遍布全國各省市。“現在每天可以賣出50多公斤粽子,估計到端午前銷售500余公斤不成問題。”曹小英說,發展農村電商后,四五個月時間,從桃洞村出去的高山大米就賣出去1500多公斤。“雖然量看上去不太多,但對于小山村而言,村民通過‘互聯網+’銷售產品,還是頭一遭,以后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桃洞村村主任李建雄介紹說,以前村民家里種的糧食多了,要運到大山外賣,交通非常不方便,加上運輸成本增加,很多人不愿意賣,而現在發展農村電商后,村民家里有稻谷多,服務站可以派人去收購,然后統一在鎮上加工。

  “現在村里的高山大米每公斤售價10.76元,價格還是比較可觀的。”曹小英說。采訪中,記者在桃洞村村口也看到,這個節點,不少村民正在稻田里拔秧苗、種稻子,期待風調雨順,迎來又一個豐收年。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汪清林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